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头痛

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慢性头痛的病人,病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几个月或几年,反复发作,用药治疗一段时间虽可好转,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工作紧张、劳累、情志不畅等因素,都可使头痛症状加重。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一、瘀血型:由于瘀血内阻或久病人络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有外伤史者。症见头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如有针刺样疼痛,舌暗,可有瘀斑,脉细涩。治宜通窍活络,活血化瘀。处方:珍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慢性头痛的病人,病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几个月或几年,反复发作,用药治疗一段时间虽可好转,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工作紧张、劳累、情志不畅等因素,都可使头痛症状加重。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一、瘀血型:由于瘀血内阻或久病人络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有外伤史者。症见头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如有针刺样疼痛,舌暗,可有瘀斑,脉细涩。治宜通窍活络,活血化瘀。

处方:珍珠母鸡血藤各15克,当归赤芍丹参川芎各10克,红花桃仁石菖蒲、酸枣仁、白芷、蔓荆子、菊花各8克,全蝎6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成药:可选用血府逐瘀丸、头痛口服液。

二、痰浊型:由于饮食伤及脾胃,痰湿内生,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症见头痛,眩晕,胸脘满闷,有时可见恶心、呕吐痰涎,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治宜健脾化痰,降逆止痛。

处方:丹参莲子各12克,天麻茯苓、桔梗、菊花半夏各10克,泽泻防已川芎白芷石菖蒲各8克,陈皮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成药:可选用蛇胆陈皮末、半夏天麻丸。

三、肝阳上亢型:由于抑郁恼怒,肝郁化火或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症见头痛头胀,眩晕,心烦易怒,两胁胀痛,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宜镇肝潜阳,活络止痛。

处方:丹参、钩藤、夏枯草石决明珍珠母生地各12克,草决明、菊花天麻川芎各10克,黄芩川楝子、元胡、红花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成药:可选用天麻丸、镇脑丸。

四、肾阴亏虚型:多因肾精亏虚或劳欲过度,阴精耗损而致。症见头痛,头空虚感,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眠,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止痛。

处方:枸杞子15克,熟地、山萸肉、龙眼肉丹参黄精川芎菊花茯苓各10克,白芷、丹皮、龟版、鳖甲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五、气血两亏型:因素体虚弱,或病后、失血后,营血亏损,脑髓失充,脉络失养而成。症见头痛,眩晕,心悸不宁,劳累后加重,伴有自汗,气短,怕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通络止痛。

处方:党参黄芪熟地各15克,太子参、龙眼肉、白芍、丹参各12克,白术茯苓当归川芎黄精、元胡各10克,白芷8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成药:可选用参苓丸、归脾丸、壮元丸。 裘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