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征的中医治疗

胃食道反流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所引起的烧心、反酸、胸痛、上腹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及其带来的慢性咳嗽、哮喘、咽喉炎、鼻窦炎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的 “反酸”、“反胃”、“胸胁痛”、“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与肝和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能促进消化,是保持脾胃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升胃降的相互协调,可为脾胃的消化功能创造良好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食道反流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所引起的烧心、反酸、胸痛、上腹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及其带来的慢性咳嗽、哮喘、咽喉炎、鼻窦炎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 “反酸”、“反胃”、“胸胁痛”、“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与肝和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能促进消化,是保持脾胃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升胃降的相互协调,可为脾胃的消化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脾胃和肝同居中焦,在病机上共同维持中焦的气机平衡。肝性喜条达,主消化,助脾胃运化,则使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肝若疏泄不足,肝气郁结,就会使胃胃气机升降的平衡被破坏,从而影响胃的降浊,导致胃气上逆而发生胃食道反流征。

此外,肝气郁结型胃食管反流征除有上述主要症状外,还会有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胀闷、胀痛或窜痛,嗳气或太息后症状减轻,或妇女经前乳房、少腹胀痛,或恼怒后胃脘及胸胁痛重,食欲不振,打嗝,心窝烧灼感,胃脘痞满感,舌红苔薄白,脉弦等症状。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

1.醋柴胡、炒白芍、陈皮当归香附、苏叶各 15克,姜半夏,厚朴枳壳延胡索木香各10 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分3次服,每曰l 剂。

2.苏梗、柴胡香附陈皮大腹皮佛手莱菔子神曲、代赭石各15 克,槟榔、连翘、姜半夏、茯苓各10克,生姜3片,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3.柴胡枳壳、白芍、当归陈皮茯苓生姜各 15克,延胡索金铃子木香香附佛手青皮玫瑰花旋复花、代赭石柿蒂、公丁香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4.香附陈皮神曲苍术枳壳槟榔、代赭石莱菔子佛手各15 克,栀子木香厚朴、姜半夏各10克,水煎分3 次服,每日1剂。

5.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陈皮、苏梗各 15克,姜半夏、川I芎、川楝子甘草旋复花、代赭石生姜各10克,水煎服3次服,每日1剂。 (杨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