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活血化瘀。主治炎性外痔、血栓外痔。 |
【处方组成】 乌药150克、大黄150克、当归150克、血竭150克、地榆150克、黄柏75克、黄连75克、菖蒲75克、红花75克、冰片50克、枯矾50克,上药共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土林1500克调匀,装容器高压消毒后备用,用法:先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将消炎灵涂在纱布上敷患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60例外痔,其中炎性外痔23例,血栓外痔37例,痊愈4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 |
【处方来源】 王济平。(汝丽娟)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凉血止血,清热除湿。主治血栓外痔。 |
【处方组成】 槐角15-30克、地榆15-30克、苦参15-30克、制乳没各12-15克、赤芍10-15克、丹皮10-12克、玄胡10-15克、桃仁10-12克、红花10-12克、鸡血藤10-15克、炒刺猬皮12-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炎症明显的加黄连10-12克(或用黄苓、黄柏、龙胆草1味代)、银花15-30克、蒲公英15-30克、紫花地丁15-30克,并可配合熏洗方(芒硝30克、硼砂20克、明矾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30克、艾叶30克、黄柏30克)煎汤外洗或坐浴。 |
【临床疗效】 治疗血栓外痔101例,7天治愈52例,8-15天治愈49例,全部病例疼痛缓解在6天之内。 |
【处方来源】 贵州黔南州第一人民医院杨月波。 |
【按 语】 方中玄胡、乳没、桃仁、红花、鸡血藤、刺猬皮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丹皮、赤芍能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地榆、槐角能凉血止血;苦参清热除湿,祛风杀虫,故能治血栓外痔。(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活血散瘀。主治外痔水肿,血栓形成。 |
【处方组成】 鲜胡桃叶100克,盛于瓦罐内,加清水l000毫升,用纸封闭罐口,沸腾后再煮20-30分钟,将药罐放进提桶内,撕开药罐口上封纸,立即坐于提捅上,引药蒸气对准患处熏透30分钟,然后将药液药渣倾倒盆内,待水温冷却至50摄氏度左右,再进行坐浴30分钟,并用药渣(叶)擦洗患处。若内痔或混合痔,则将药渣塞进肛管内数分钟,反复擦洗几次,然后取出,每天2-3次,连续2-3天,即可痊愈。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对水肿性外痔、血栓性外痔2-3天可获显效,对于肛瘘、内痔出血、肛管炎症亦有缓解症状之效。 |
【处方来源】 株州冶炼厂职工医院严纯武(唐汉钧)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消肿,祛瘀止痛。主治血栓外痔,炎性外痔。 |
【处方组成】 炉甘石30克、冰片3克、干艾叶30克、香油15克。先将香油放入大瓷豌内使其涂布均匀,然后把炉甘石粉撒在油碗内,使其均匀地附着在碗壁内,艾叶做成艾团放在平底盘内,用两根比碗口直径稍长的铁棍分别架在盘上,艾团点燃后,把涂有香油和炉甘石粉的碗盖在艾团盘上,待艾团烧尽,取下药碗刮下药粉,调入冰片,放置于乳钵内研成细末。使用时根据痔核大小,取药粉2-3克,调入香油成糊状,涂擦患处,每晚用药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60例,其中炎性外痔21例,血栓外痔39例。治愈5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者用药最短3天,最长10天。 |
【处方来源】 解放军74172厂卫生所刘瑞起。 |
【按 语】 本方原是治疗眼丹(眼睑蜂窝组织炎)的经验方。刘氏移用于血栓和炎性外痔,同样收到满意疗效。(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祛瘀,清热燥湿。主治血栓外痔,炎性外痔,内痔嵌顿。 |
【处方组成】 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丹皮10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白芷10克、赤小豆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燥热者加麦冬、玄参、瓜蒌仁、火麻仁、花粉;实热重者酌加大黄、芒硝;湿热重者加滑石、葛根;便秘者加大黄;瘀滞者加三棱、莪术、桃仁;伴肛门湿疹加苦参12克;嵌顿内痔严重者加升麻15克、五倍子15克。 |
【临床疗效】 治疗95例,治愈80例,占84.2%;好转11例,占11.5%;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95.7%。疗程最长10天,最短2天,平均6天。 |
【处方来源】 浙泰顺罗阳医院痔瘘科郑树信(唐汉钧)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收敛,生肌敛疮。主治单纯性血栓性外痔。 |
【处方组成】 干燥象皮粉1克、冷开水100毫升,蜂蜜30毫升,一起混和搅匀,备用。用消毒棉球浸渍本药液后,涂敷于痔核表面,每2小时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血栓性外痔27例,症状及痔核消失者12例;症状显著减轻,痔核缩小者10例;症状及痔核无改变者5例。有效病例见效时间最快2分钟,最慢24小时,多数约1一2小时。用药时间最短1天,最长6天,多数为3天。 |
【处方来源】 湖南省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晏明等。 |
【按 语】 本方用药后患部有阴凉、松动感,然后觉疼痛减轻,肿块渐消减。本方只适用于单纯性血栓性外痔,并发感染者无效。(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疏风止痛,行瘀消肿。主治单发性及环状炎性外痔,内痔嵌顿。 |
【处方组成】 (l)赤小豆30克、生地15克、地榆15克、当归15克、槐角20克、秦艽10克、黄柏10克、苍术 10克、防风10克、桃仁10克、白芷10克,水煎服。(2)生大黄30克、芒硝30克、明矾30克、五倍子20克、鱼腥草20克,用法取(l)方药渣与大黄、鱼腥草、五倍子混合加水3000毫升,煎煮10-15分钟,取汁,冲烊芒硝、明矾于盆内,乘热熏洗、坐浴约10分钟,1日2次。 |
【辨证加减】 便秘加大黄10克、火麻仁15克、瓜蒌仁20克;肛部垂胀显著加炙黄芪30克、升麻8克;肿痛甚者加野菊花20克、马齿苋30克;腹泻去生地、桃仁,加椿根皮15克、乌梅10克。 |
【临床疗效】 治疗105例,其中痊愈97例,好转8例。 |
【处方来源】 浙江省上虞县中医院叶德超。 |
【按 语】 内服方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作用,配合中药外洗坐浴可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有增强活血通络止痛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外痔肿痛。 |
【处方组成】 荆芥9克、防风9克、使君子9克、马前子6克、土茯苓9克、皮硝120克。用法:将上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煮沸,然后将药汁倒入盆中,先熏局部,待温外洗患处,每晚1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00余例,经熏洗2-5次均获愈(疼痛、外痔水肿消除)。 |
【处方来源】 山东省潍坊市东关医院葛遵尧。 |
【按 语】 本方系葛氏家传秘方。使用期间须忌服虾蟹。(汝丽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疗痔润肠。主治痔疮肿痛。 |
【处方组成】 鲜无花果10枚,放于砂锅内,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煮,沸后仍煎30分钟,至药液约1500毫升左右,然后倒入干净盆内,捞起熟果盛于碗内备用。上药为1日量,分2次,用脱脂棉蘸药液洗敷患处,每次20分钟,同时食煮熟之无花果5枚。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以无花果内服、外洗治疗27例痔疮肿痛,全部治愈。平均治疗6次。 |
【处方来源】 解放军37015部队卫生所王殿祥(唐汉钧)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消肿,清热止痛。主治血性性外痔。 |
【处方组成】 荆芥30克、防风30克、银花30克、连翅30克、蛤蟆草30克、苦参30克、透骨草45克、苏木45克、生川乌12克、生草乌12克、威灵仙12克、槐角12克、当归12克、生甘草12克,上药加水,煎至2000毫升,每日熏洗患处2-3次,每次半小时至三小时。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血栓外痔140例,3天肿痛大减,6天已无疼痛,多获痊愈。 |
【处方来源】 山东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黄乃健等。 |
【按 语】 本方熏洗,可疏通经络,畅达气血,使循环旺盛,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促进瘀血吸收,使炎症消退,故治疗血栓外痔,有使病变吸收痊愈之功。熏洗时药液必须较热,熏洗时间宜长。若数日后,病变无明显减轻者,当配合其他方法或手术治疗。(唐汉钧) |
【功能主治】 功能燥湿清热,疗痔消肿。主治内外痔。 |
【处方组成】 紫花地丁15克、黄花地丁15克、川椒12克、瓦上松15克、陈艾叶30克、地骨皮15克、生草梢18克、石榴皮9克。将上药放入砂锅中,加水4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倒入盆内,先熏(嘱患者蹲下,多作深呼吸运动,使肛门括约肌放松),待煎液不烫时,再洗肛门部,每日早晚1次,每剂可熏洗2天。2剂(4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内外痔34例,治愈20例,好转11例,无效3例。 |
【处方来源】 江苏省盐城县唐明照。 |
【按 语】 痔疮之症,多因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降所致。治宜燥湿为主,佐以清热之品。方中紫黄花地丁清热散痔化湿;川椒杀虫燥湿;瓦上松止血清热;艾叶温寒逐湿;地骨皮凉血清热;草梢利湿;石榴皮涩血。诸多燥湿清热之品为熏洗内外痔颇为合适,故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唐汉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