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理气,软坚散结。主治菜花型、糜烂型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1)先服6剂:夏枯草30克、山豆根30克、草河车30克、天花粉15克、莪术9克、茜草15克、三棱9克、柴胡15克,水煎服。(2)续服3剂:当归15克、柴胡15克、党参30克、白术9克、白芍9克、茯苓9克、鸡内金15克、青皮9克、乌药9克、甘草9克水煎服。(3)配合外敷药:乌梅18克、鸦胆子9克、马钱子6克、轻粉6克、雄黄6克、硇砂9克、蟾酥9克、红砒6克,研末。(4)晚期癌症疼痛剧烈,用酒军9克、芒硝6克、桃仁9克、瓜蒌15克、薏仁9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芎9克、怀牛膝5克、川楝 子9克、小茴香15克、当归12克、泽泻6克、白芍19克、桂枝6克。柴胡15克、银花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57例,其中Ⅰ期6例,均近期治愈;Ⅱ期24例,近期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例;Ⅲ期15例,近期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Ⅳ期5例,显效1例,无效4例。 |
【处方来源】 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调气活血,破坚化瘀。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黄芪45克、当归16克、三棱16克、莪术16克、知母16克、桃仁16克、鸡内金15克、山甲15克、党参15克、香附12克、水蛭30克,研细末口服。每次3~6克,每日2一4次。 在口服上方同时,用三棱35克、莪术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铜绿5克、硇砂8克、砒石8克、阿魏10克、蟾酥0.6克、麝香0.15克、冰片0.3克,研本外敷局部。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内外配合治疗子宫颈癌24例,结果有效9例,好转3例,无效12例。在有效9例中,生存3年以上者3例,2年半者2例,1年以上者3例。 |
【处方来源】 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
【按 语】 方中以黄芪、当归、三棱、莪术等调气活血、化瘀攻积,且有扶正抗癌作用,同时外用硼砂、硇砂等化腐生新、燥湿生肌之品,在局部直接作用于癌组织,杀伤癌细胞,对子宫颈癌局部侵犯浅表且范围小者效果良好。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沈丽君)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通经,软坚散结。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桂枝9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桃仁15克、赤芍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鳖甲15克、小锯锯藤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大便秘结加枳实、大黄;食欲差加建曲、山楂。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晚期子宫颈癌1例,生存6年无复发。 |
【处方来源】 四川省蓬安县中医医院刘淑泽。 |
【按 语】 方中用桂枝、茯苓、丹皮、桃仁等活血化瘀;乳香、没药、小锯锯藤消瘀镇痛;昆布、海藻、鳖甲软坚散结。本方各由编者所拟。(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祛腐蚀瘀。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水银60克、牙硝60克、青矾60克、明矾75克、食盐45克,以炼丹方法制成药钉。于肿瘤体部或基部埋入药钉,直至肿瘤组织全部脱落为止。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18例,其中原位癌5例,治后症状及病理切片转阴性者5例;Ⅰ期3例均手术切除标本无癌1例;Ⅰb期5例治局转阴性者4例。 |
【处方来源】 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
【按 语】 本方对原位癌及Ⅰ期外生型子宫颈癌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对中、晚期子宫颈癌则疗效较差。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沈丽君 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海龙1条、白花蛇3条、水蛭6克、遮虫6克、人指甲6克、黄连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全蝎9克、蜂房9克、黄柏9克、丹皮12克、龙胆草15克,共研细末,用银花前水为丸,外以雄黄为衣。每天6一9克,分2~3次吞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81例,其中Ⅰ期19例,Ⅱ期45例,Ⅲ期17例。结果治后3年存活率1期为78.95%(15/19);Ⅱ期为22.22%(10/45);Ⅲ期为29.41%(5/17)。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留永仲 |
【按 语】 本方用白花蛇、水蛭、全蝎、遮虫等虫类药为主,具有活血化瘀抗癌作用,佐以龙胆草、黄柏等清热利湿。本方以攻邪抑癌为主,体应者宣配伍扶正药同用,以扶正抗癌。(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抗癌。主治早期子宫颈癌、宫颈鳞状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 |
【处方组成】 山慈菇I8克、炙砒9克、雄黄12克、蛇床子3 克、硼砂3克、麝香0.9克、枯矾18克、冰片3克,制成钉剂外用。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96例,其中宫颈鳞状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30例,近期治愈30例,占100%;原位癌32例,近期治愈29例,占90.62%;患者已随访5一9年无复发。浸润癌27例,近期治愈14例,占51.85%,有13例随诊5一9年,无新生病变及远外转移病变。 |
【处方来源】 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刘长江。 |
【按 语】 本方治疗局部或全身毒副反应轻微,少数人初用时有恶心、头晕、无力、腹胀、腹下坠感,但很快自行消失。少数患者并发药物腐蚀性阴道溃疡;阴道上段或宫颈口粘连、闭锁。未发现其它严重的共发症。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沈丽君) |
【功能主治】 功能逐瘀通络。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蜥蝎捣碎,加入等量的95%乙醇,制成每支0.2毫升,含生药2克的注射液。注射在子宫颈癌组织局部。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支。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7例,近期治愈2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5.7%。 |
【处方来源】 河北省滦县卫生局。 |
【按 语】 本方在临床使用中部分患者有头重、无力等轻度不良反应。(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理气化瘀,软坚解毒.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蜈蚣3条、全蝎6克、昆布24克、海藻24克、当归24克、续断24克、半枝莲24克、白花蛇舌草24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茯苓15克、柴胡9克,水煎服。云南白药2克,吞服。 |
【辨证加减】 脾湿带下甚者加淮山药24克、萆邂24克;中气下陷者加黄芪15克、升麻10克、白术10克;肝肾阳虚者加生地15克、玄参15克;便秘甚者加火麻仁24克;腹胀痛者加沉香6克、枳壳15克、延胡15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13例,结果存活20年者1例;13年以上者3例;8年以上者4例;2年以上者3例,存活半年者2例。 |
【处方来源】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医院陈明信。 |
【按 语】 方中蜈蚣、全蝎活血化瘀;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抑癌作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解郁;当归、白芍节养血补血。全方扶正攻癌,结合辨证加减取得良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消蚀破瘀。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山慈菇18克、砒霜9克、枯矾18克、麝香0.9克,共研细末,加入适量江米粉,用水调匀,制成“丁”字形或圆形的栓剂。每枚药针长约1一1.5厘米,直径0.2厘米,晾干备用。每次1一3枚,3一5天换药1次。连续用3一4次。 |
【辨证加减】 用本方待癌组织坏死脱落后,改用玉红膏(当归身60克、白芷90克、紫草90克、甘草30克,制成油膏);如宫颈癌合并局部感染,可先用漳丹15克、儿茶15克、蛤粉30克、乳香9克、没药3克、冰片1.8克、雄黄15克、硼砂0.9克,制成粉剂,纳入明道中,待感染控制后,再用本方。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11例,结果全部达到临床近期治愈(症状消失,局部肿块消失,阴道细胞学检查连续3次以上阴性)。 |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孟磊。 |
【按 语】 本方采用砒霜、枯矾等腐蚀性峻药制成外用药钉,对局部肿物施以腐蚀,意在以毒攻毒,能使癌组织坏死、脱落。随后再用玉红膏祛腐生肌而收效。如能配合扶正抗癌药物内服;收效更佳。本方对宫颈癌已破溃者慎用。(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祛腐解毒。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1)蟾除15克、雄黄3克、白芨12克、制砒霜1.5克、五倍子1.5克、明矾60克、紫硇砂0.3克、三七3克,共研细未,加消炎粉60克拌匀。外用于菜花溃疡型。(2)乳香18克、没药18克、儿茶9克、冰片9克、蛇床子12克、钟乳石10克、雄黄12克、硼砂9克、硇砂9克、血竭6克、麝香6克、明矾60克,共研细末。外用于癌灶较表浅者。 |
【辨证加减】 湿热蕴毒型加服草河车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半枝莲15克、苍术9克、黄柏6克、扁蓄9克、赤芍9克、生苡仁12克;肝郁气滞者加服茵陈15克、玉金9克、青皮9克、陈皮9克、香附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肝肾阴虚者加服知母9克、泽泻9克、生地12克、旱莲草15克、草河车15克、山药15克、黄柏5克、白花蛇百草30克。 |
【临床疗效】 外用与内取配合治疗子宫颈癌42例,结果痊愈33例,带瘤生存8例,死亡1例。 |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医医院。 |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蜀羊泉18克、大枣5枚、明党参5克、红茜草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如为菜花型和重度糜烂型宫颈癌,局部用黄连15克、黄柏15克、紫草15克、硼砂30克、枯矾30克,研细末,加冰片适量制成药粉外敷,如有宫颈管侵犯,则用鸦胆子5克、生马钱子5克、生附子5克、轻粉5克、雄黄9克、青黛9克、砒石6克、硇砂6克、乌梅炭15克、麝香3克、冰片1.6克,制成药棒,插入宫颈管内。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45例,近期治愈23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2例。 |
【处方来源】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
【按 语】 本方对糜烂型和菜花型子宫颈癌疗效较好,而结节型、溃疡空洞型则疗效较差。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经。主治中、晚期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三棱20克、莪术20克、黄连20克、黄柏15克黄芩15克、桂枝20克、茯苓2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茜草20克,白头翁20克、半枝莲20克,水煎服。10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大便下血、里急后重者,去黄芩,加生地榆20克、鸭蛋子14他用汤药或红糖水送服:尿频、尿痛、尿血者,去桂枝、茜草,加夏枯草20克、茅根20克、甘草梢25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34例,其中Ⅱ期7例,Ⅲ期16例,Ⅳ期11例。结果临床治愈24例,显效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4.1%。 |
【处方来源】 辽宁省庄河县中医院丁希海。 |
【按 语】 有学者认为子宫颈癌也属于中医的“血蛊”范畴,其病机多为热毒蕴结,湿热下注,气血郁滞所致。本方用黄芩、黄连、白头翁清热燥湿;黄柏、半枝莲化瘀解毒;三棱、莪术、红花活血散结;桂枝、茯苓通阳利水。(沈丽君)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祛腐败毒。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1)鸦胆子4.5克、生马钱子4.5克、生附子4.5克、轻粉4.5克、雄黄9克、砒石6克、硇砂6克、马梅炭15克、冰片1.5克、麝香3克、青黛9克,共研细末;(2)黄连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紫草15克、硼砂30克、枯矾30克、冰片适量,共研细末。 先用(2)方0.5克放在带线的棉球上,将药物棉球填在宫颈癌变病处,24小时后抽出棉球,换用(1)方,用量视病变范围大小而定。 |
【辨证加减】 肝肾阴应加山药、生地、丹皮、泽泻、车前子、瓜蒌、续断、桑寄生;肝郁气滞加当归、白芍、柴胡、青皮、乌药、香附、茵陈;脾肾阳虚加附子、白术、吴萸、党参、小茴香、海螵蛸;阴道分泌物多,味臭,下腹痛加蚤休、三棱、莪术、上茯苓、蒲公英、赤芍、银花。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154例,近期治愈72例,显效9例,有效35例,无效38例。 |
【处方来源】 山西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 |
【按 语】 本方以祛腐败毒的药物阻止、破坏局部肿瘤组织的生长和分裂,使肿瘤退变脱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李源健 沈丽君)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通经,清热解毒。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白花蛇舌草30克、海龙12克、水蛭6克、全虫6克、盲虫6克、乳香9克、没药9克、丹皮6克、龙胆草6克、黄柏6克、蜂房12克,制成丸剂口服。 在服本方时外用;(l)鸦胆子、生马镜子、生附子、轻粉、雄黄、砒石、青黛、硇砂、乌梅、冰片、麝香,研细末。(2)血竭、炉甘石、白芍、胆石膏、枯矾、青黛、象皮,研细末。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34例(部分病人配合化疗、放疗及手术),其中Ⅰ期2例,Ⅱ期23例,Ⅲ期6例。近期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 |
【处方来源】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按 语】 以本方为主治疗糜烂型子宫颈癌疗效较佳,菜花型疗效次之,溃疡型疗效较差。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投毒生肌,收敛止血。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灰苋菜灰500克、荞麦灰500克、风化石灰500克(三味混合制成霜,取用600克)、红芽大戟900克(蒸、剥皮抽芯)、老月石27克、硇砂18克、儿茶18克、松香27克、雄黄27克、蟾酥9克、红升9克、白降丹9克、白胡椒9克、血竭30克、白芨30克、煅石膏30克、白矾500克,研末,制成橄榄大的药丸。阴道常规冲洗后,将药丸置入病所。每次使用间隔2一7天。 |
【辨证加减】 溃疡面过甚用干蟾皮、生月砂等份为本,生油调成糊状,纳入宫颈;阴道红肿出血多用土石膏9份、组升1份为末;腹部剧痛用生乌头300克研末,醋调敷足心。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55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变化8例,无效11例。 |
【处方来源】 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姜光斗。 |
【按 语】 本方适用于宫颈癌Ⅰ-Ⅲ期、贫血不甚严重、出血不多的患者。一般使用8一12次后,瘤灶明显缩小或消失,反之则无效。不宜继续使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李涌健) |
【功能主治】 功能腐蚀败毒,清热解毒。主治宫颈鳞状上皮癌。 |
【处方组成】 白砒45克、明矾60克、雄黄7.2克、没药3.6克,制成饼、杆状,紫外线消毒,每5一7天用药1次,连续3一4周。上药时用凡士林纱布保护明道穹窿。 辅助药用紫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草河车30克、黄柏30克、旱莲草30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高压消毒,外用。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子宫颈癌162例, 5例治后摘除标本,病理检查未见癌残存;治后存活3年以上91例,5年以上35例。 |
【处方来源】 江西省妇女保健医院杨学志。 |
【按 语】 本方制成饼、杆状外用药,敷贴于宫颈表面或插入宫颈管内,可使子宫颈癌组织坏死、自溶脱落,宫颈阴道部癌灶悄失,宫颈管形成一简状缺损。年青患者能保存正常生理功能和生育能力,这是手术治疗和放疗无法比拟的。(李涌健 沈丽君)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软坚消结。主治子宫颈癌。 |
【处方组成】 党参12克、黄芪15克、鹿角片9克、紫石英30克、赤石脂15克、沙阿胶(烊冲)6克、归身12克、白芍12克、炮姜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脾胃亏损,中气下陷去炮姜、阿胶,加白术,陈皮、升麻、柴胡;肾阴亏损,湿热下注去黄芪、党参、阿胶、炮姜、鹿角片,加生地、龟版、川柏、椿根皮、制香附、琥珀末;腹中积块明显加木馒头、夏枯草、全瓜蒌、龟版、象牙屑等;赤带多加生地、丹皮、仙鹤草、煅牡蛎;白带多且有腥臭加蛇床子、黄芩、椿根皮、愈带丸;肢体浮肿加防已、木瓜、牛膝、茯苓。 |
【临床疗效】 单用本方治疗子宫颈癌60例,其中仅2例为早期,其它均系晚期。结果显著好转(症状消失,病灶消失或病灶未见扩展,观察3年无变化) 3例,占5%;好转(症状改善,观察1年以上病灶未见扩展)9例,占15%;稳定(症状及病灶在10个月以上无变化)3例,占5%;一度好转后又趋恶化16例,占26.7%;恶化及死亡29例,占48.3%。总有效率为51.67%。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庞泮池。 |
【按 语】 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沈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