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温中健脾,益胃启食。主治小儿不思乳食面色萎黄,脘腹胀满或兼见呕吐,唇舌色淡,苔白厚腻等症。 |
【处方组成】 淮山药200克、酒糟曲150克、茯苓100克、丁补20克,将上药碾成极细未,过筛,装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15克,于饭后用温开水或可加少量糖调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小儿厌食症115例,有效率达95%以上。 |
【处方来源】 四川省内江市核工业部416医院杨德明。 |
【按 语】 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易伤脾阳,受纳运化功能减弱,积滞内生,日久导致食欲不振或厌恶乳食之症,可见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机是脾胃功能障碍。本方以山药健脾和胃;茯苓健脾燥湿,酒糟曲消食开胃;丁香温脾行气。全方既可健脾和胃,又可消滞启食,实为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脾虚兼有积滞之要方。(叶伟成) |
【功能主治】 功能和胃消食,健脾助运。主治小儿厌食症。 |
【处方组成】 神曲15克、山楂15克、炒麦芽15克、法半夏6克、茯苓8克、陈皮5克、炙甘草4克、楠木香2.5克,以上为2-6岁患儿1日量。2煎浓缩成250毫升,分3次饭后半小时内服用。 |
【辨证加减】 脾不健运者加上炒白术,重用茯苓;胃不纳食者加鸡内金,重用神曲、山楂、麦芽,气虚体弱者加太子参、淮山药;胃阴虚者酌加木瓜、乌梅,易感冒者加姜枣调营卫。 |
【临床疗效】 治疗50例,痊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
【处方来源】 湖南省湘潭县中医医院陈厚忠。 |
【按 语】 小儿厌食多为脾胃虚弱和食滞肠胃并见。方中神曲、山楂消肉食而健胃;炒麦芽消食和脾,佐以二陈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木香行气消滞。诸药合用,共奏和胃消食,健脾助运之功,用以治疗小儿厌食症,实乃切中病机。应该注意,在服药治疗同时,要及时改善喂养方法,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饥饱适宜,寒温适时,切忌强制进食等。(叶伟成) |
【功能主治】 功能芳香化湿,和胃消食,主治食滞而致脾运不健的小儿厌食症。 |
【处方组成】 贯众250克、藿香250克、前胡120克、荷叶10张、淮山药300克(取出100克碾细过筛备用)、太子参300克、白萝卜1000克(扬绒绞汁备用)。上药文火煎熬,取头、二汁及白糖250克,继续浓缩至滴水成珠,掺入111药粉、白萝卜,停火待冷,拌以适量香料;制成饴糖块状,每块重5克(含生药10克)。每日2~3次,每次1块,年长儿可食2块,7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63例,显效39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9% |
【处方来源】 安徽省定远县医院蒋立基。 |
【按 语】 小儿厌食症主要表现是小儿恶食食欲不振,一般中药汤剂不易服用,本方将中药做成抬糖类食物,适合于本症患儿服用,别出心裁,况且本方配伍合理,选药简单。以藿香芳香醒脾,行气化湿,淮山药健脾和胃;贯众杀虫消积;太子参益气健脾;白萝卜消食和胃;荷叶升举清阳。全方共奏芳香化湿,和胃消食之功。(叶伟成)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主治小儿厌食或食不知味,腹胀,大便酸臭,舌苔厚腻等症。 |
【处方组成】 生黄芪6克、白术6克、白茯苓6克,木爪6克、石斛5克、谷芽5克、神曲3克、冰糖8克,水煎服。7剂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脾虚不化苔腻者去石斛、冰糖,加藿香3克、白蔻2克,有积滞大便不正常者加枳壳5克;胃有热,见苔红少津者去神曲,加麦冬6克、乌梅3克。 |
【临床疗效】 治疗48例患儿,完全恢复到病前食量者43例,有效率为89.6%,最短者为3天,最长者为3个疗程,一般为1个疗程左右。 |
【处方来源】 福建省霞浦县医药科学研究所孔庆洛。 |
【按 语】 本方通过健脾和胃而使小儿思食。方中以黄芪益气健脾为君,辅以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理湿;木瓜和胃利湿; 石斛滋养脾阴;谷芽、神曲为消食导滞要药。本方攻补兼施,对于脾气虚弱又有乳食停滞之小儿厌食症,甚为适合,故临床疗效颇佳,且本方药性甘平,补而不腻,补中寓消。(叶伟成) |
【功能主治】 功能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主治小儿纳呆,嗳腐,大便溏泄,面黄肌瘦等。 |
【处方组成】 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无虫蛀之皂荚刷尽泥灰,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成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研细未,瓶装备用。每次1克,1日2次,用糖拌匀吞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小儿厌食症110例,痊愈8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 |
【处方来源】 湖北省仙桃市第二人民医院汪贻魁。 |
【按 语】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均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津液内耗等。盖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用消导之品反易克伤胃气。久之脾气亦伤,若投以香燥峻补之剂,恐补脾不成更碍胃气;至于养阴益胃滋腻之物,则有呆滞恋邪之弊。选本方用补而不滞、既列,发胃气又能通肺及大肠气机而不伤脾恋邪之皂荚,辅以食糖甘以补中,使之健脾益气。上药合用,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则饮食增进生化之源得复,故收效甚捷。通过临床验证,该方无损胃气,亦无其它不良反应。(叶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