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运脾活血。主治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 |
【处方组成】 山药30克、扁豆30克、芨仁30克、神曲10克、谷芽10克、麦芽IO克、三棱15一30克、蒙术15一30克、生蒲黄1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气虚加黄芪30克,党参10克;血虚加熟地10克、当归10克;阴虚加南沙参10克、麦冬10克;阳虚加熟附片10克、干姜3克;肝区痛加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恶心或呕吐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鼻衄或齿衄加仙鹤草30克、血见愁10克。 |
【临床疗效】 治疗42例,痊愈2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刘浩江。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补气益血填精,清热利水活血。主治肝炎后肝硬化,酒精中毒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 |
【处方组成】 炙鳌甲150克、炮甲珠150克、龟版150克、阿胶 150克、淮山药 150克、当归 150克、生黄芪150克、苡米150克、茯苓150克、鸡内金100克、沉香75克,上药研末,白蜜适量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2丸,用汤药送下。 |
【辨证加减】 肝郁气滞者用逍遥散加减;血瘀水阻者用大黄庶虫丸加减;湿热留滞者用茵陈四苓散合三仁汤加减;肝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
【临床疗效】 治疗40例,显效2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 |
【处方来源】 湖南省株洲市中医院张旭东。 |
【按 语】 据观察,部分肿硬化腹水患者服用西药利尿剂,即使加大剂量亦难奏效,使用本方后,利尿药的作用明显恢复和增强,并能逐步减量,最后停用。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气,补肾养血,化瘀消积,清热利湿。主治早期肝硬化。 |
【处方组成】 黄芪20~30克、丹参20一30克、白术12一15克、茯苓12一15克、郁金12一15克、当归12一15克、生地12~15克、泽兰叶15一20克、鸡内金(研未冲服)15一20克、板蓝根15一20克、败酱草15一20克、黄精15一20克,水煎服。紫河车为未装入空心胶囊中,每次服2一5克,日服2次。 |
【辨证加减】 肝经湿热型,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者,减黄芪、紫河车,加茵陈、金钱草、蒲公英、连翘;脾虚湿盛型,麝浊、麝絮均有明显异常者,加苍术、薏仁;气血双虚型,血清总蛋白下降,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减小成倒置,或有轻度贫血者,加人参(或党参)、阿胶;肝血症积型者加鳖甲、三七粉(冲服)、土鳖虫;肝肾阴虚型者减黄芪、紫河车,加生地、沙参、鳖甲、丹皮;脾肾虚型者加制附子、鹿角胶、淫羊藿。 |
【临床疗效】 治疗96例,治愈率为41.7%,总有效率为91.7%。 |
【处方来源】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蒋森。 |
【按 语】 现代药理证明,黄芪能防止肝糖元减少,促进组织细胞对病毒诱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生长;白术可增加白蛋白;黄精可防止肝脂肪浸润并能抗肝损伤;败酱草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流通门静脉循环的作用;丹参、郁金等活血化瘀药物不仅能扩张肝内血管,改善肝细胞供血,提高耐氧能力,对损伤之肝细胞有修复的作用,还具有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形成,减少胶元物质的分泌,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促进正常免疫功能和抑制异常免疫反位的作用。本方之效可能与此相关。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疏肝,养血活血。主治血吸虫病肝硬化。 |
【处方组成】 柴胡 15克、白术 15克、五灵脂 15克、茯苓15克、地龙15克、丹参15克、青皮12克、积壳12克、蒲黄12克、茜草10克、炙鳖甲20克、鸡内金 8克、白茅根30克、甘草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腹胀少食者加砂仁10克、山楂15克、麦芽15克、谷芽15克;有腹水者加砂二丑末10一15克、砂仁8一10克、车前子15一20克;腹脉暴露者加赤芍15克、郁金15克、三棱12一15克、莪术12一15克;有蜘蛛痣和朱砂掌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鸡血藤20克;大便溏者虽苍术15克、藿香10克、神曲15克、泽泻12克;脾肝肿大者加土鳖虫10克、桂枝10克、射干12克、鼠妇10克。 |
【临床疗效】 治疗8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体检腹部触诊肝脾柔软,均获临床痊愈。 |
【处方来源】 湖北省沙市市第三人民医院朱明烈。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理气,除湿散满,利水消肿。主治肿硬化属气滞湿阻者。 |
【处方组成】 金钱草30克、茯苓30克、炮山甲10克、泽兰10克、大腹皮12克、丹参15克、山药15克、泽泻15克、黄芪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脾虚湿重者加苍术、厚朴、苡仁;肝郁气滞者去黄芪加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气滞血瘀者去黄芪、山药,加三棱12克、莪术12克、鳖甲30克、桃仁12克;脾肾阳虚者合附子理中汤;阴虚湿热者合实脾饮;水气搏结者合中满分消饮。 |
【临床疗效】 治疗50例,显效 35例,改善 14例,无效 1例。 |
【处方来源】 贵州贵定县王清政等。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利水,行气活血。主治肝硬化腹水。 |
【处方组成】 太子参、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大腹皮。车前子、紫丹参、马鞭草、木香,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肝经湿热加茵陈、蒲公英、田基黄;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青皮;脾虎气滞加淮药、苡仁、陈皮;肝脾血瘀加赤芍、三楼、莪术;脾肾虚加附片、干姜、桂枝;肝肾阴虚去太子参、白术、木香,加地黄、沙参、麦冬、鳖甲;阴虚湿热去太子参、白术、木香,加知母、黄柏、枸杞子。 |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显效16例(53.3%),好转13例(43.3%),无效1例。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医院谢昌仁。 |
【按 语】 谢氏认为逐水法对中、晚期腹水病人不宜使用,即使腹水初期的病人亦当慎用。当以健脾利水法为主治疗,健脾即补虚治本,利水即攻邪治标。配以活血之品,对于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浆蛋白、改善门静脉系压力有一定作用,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利尿药可增加尿量,消除腹水。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
【功能主治】 功能破血逐瘀散结。主治早期肝硬化。 |
【处方组成】 庶虫100克,炮山甲100克、水蛭75克、大黄50克,共研治末,水泛为丸,每服5克。日期2-3次,温开水送服。 |
【辨证加减】 黄疸重者加用茵陈50克、赤芍50克,煎水送服本丸,小便少者加玉米须50克、玻珀10克水煎服;大便秘结者加牵牛子15克、商陆10克,水煎服;有出血倾向者,停服本丸,改服云南白药,血止后,休息1周,继服本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加来参芪膏;血清总蛋白低或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者加黄芪、黄精、山药,煎水送服本丸。 |
【临床疗效】 治疗40例,治愈11例,基本治愈13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
【处方来源】 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王健中。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温肾,化气行水。主治肝硬化腹水。 |
【处方组成】 (l)黄芪20克、山药 20克、丹参 20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大腹皮3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仙灵脾15克、鳖甲15克、泽泻12克、郁金12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附子6克、甘草6克,水煎服。(2)甘遂6克、二丑6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生姜汁适量,先将药物研成细末,然后将鲜生姜捣烂,并用消毒纱布包取汁,再以适量生姜汁将上药调成糊状,外敷患者脐部,每日更换1次,10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黄疸指数增高者选加紫河车粉、鹿茸等;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延长者选加旱莲草、女贞子、仙鹤草等;血氨增高者选加大黄、菖蒲、降香;谷丙转氨酶增高者选加蒲公英、夏枯草等;HB2Ag阳性者选加上茯苓、虎杖、贯众等;纳差者加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鸡内金;阴虚甚加北沙参、麦冬、葛根,去附子、仙灵脾。 |
【临床疗效】 治疗SO例,痊愈8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
【处方来源】 河南省夏邑县中医院吕云钊等。 |
【按 语】 吕氏认为,在肝脾肾旨损伤的情况下,气、血、水停聚腹中而致本病,以脾气受损为主。腹为肝、脾、肾三阴聚集之地,而脾又为三阴之长,惟脾气虚衰,水邪方能窃踞腹中.故治疗应以健脾为主。本方既扶正祛邪,又标本兼顾,服汤药同时用外敷药以温阳行水,内外合治,收效甚佳。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利水,活血软肝。主治肝炎后肝硬化。 |
【处方组成】 白术20克、山药30克、生苡仁30克、扁豆30克、炒麦芽千克、炒神曲10克、炒山楂10克,丹参30克,归尾15克、黄芪20克、虎仗20克、平地水2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阴虚者加首乌30克、麦冬 20克血虚者加熟地15克、鸡血藤30克;充气虚加党参20克、太子参 30克;阳虚者加附片10克、干姜3克;出血者加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唬珀3克,蜜调服;肝区痛者加金铃子10克、消地龙10克、柴胡5克、延胡索10克;肝硬甚或肿大有结节者加穿山甲10克、鳖甲10克,另以天龙尾3克,研末顿服,连服1周,每次3克,每日1次温水送下;腹胀者加沉香片5克、香附10克;腹水者加舟车丸6克、陈葫芦6克、将军干6克。 |
【临床疗效】 37例患者经3一6个月的治疗后,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 4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达88.57%。 |
【处方来源】 江苏省江阴染织五厂医务所邢炳荣。 |
【按 语】 邢氏认为肝硬化因病程长,多症多端,故必须采取持久战术缓图收功。在正确辨证前提下,可选用相对固定之方药,随症增减。一般服药应坚持3-6个月,才能见到较好疗效。不宜频频更方,欲速而不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