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升阳通窍,益气活血。主治突发性聋。 |
【处方组成】 蔓荆子10克、软柴胡10克、大川芎10克、粉葛根30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桃仁泥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青葱管5支,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属肝火偏亢者,头晕胀痛,加龙胆草、细生地、石决明、焦山栀;属气血不足者,头昏乏力,视物少清,加党参、白术、杞子等。 |
【临床疗效】 治疗34例,治疗1周症状消失者15例,治疗2周症状消失者12例,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者4例,症状减轻者2例,无效1例。 |
【处方来源】 江苏省武进县奔牛人民医院潘焕鹤。 |
【按 语】 本病与劳累、忧虑、情绪紧张等亦有关,且清阳之气每有不足,所谓“下滞上竭”,耳之脉道遏闭,气道闭塞,则血亦随之而滞,故耳无所闻。治宜升发清阳、化瘀通窍为主,佐以益气,助通窍。本方以蔓荆子、葛根、柴胡升发清阳;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黄芪益气升阳,青葱管引诸药通耳窍之闭,药症合拍,故收效较好。(张青) |
【功能主治】 功能行气通窍,活血化瘀。主治突发性聋。 |
【处方组成】 丹参30克、赤芍12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三棱12克、香附9克、郁金12克、葛根30克、石菖蒲15克、地龙9克、路路通9克,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25例,治愈(听力恢复至正常范围或与健侧相近似,耳鸣减轻以至消失)9例,显效(听力在语言频率气导平均提高20-30分贝或达到实用水平)4例,有效(听力提高15-19分贝以上)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张青等。 |
【按 语】 方中川芎、赤芍、当归、三棱专于活血化瘀;香附、郁金行气通脉;地龙、路路通疏经通络;葛根、菖蒲宣通耳窍;再配以重剂丹参,合方既可行血分之瘀阻,又能解气机之郁滞。本方气血兼顾,重在化瘀,使耳脉得以灌注。(张 青)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突发性聋。 |
【处方组成】 赤芍9克、红花9克、桃仁9克、川芍6克、参三七3克、水蛭6克、没药9克、白芷9克、干姜3克、大枣15枚,制成冲剂。每日2次,每次1包。2周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82例,治疗前后均作纯音测听,显效(言语频率气导平均提高30分贝或30分贝以上)19例,好转(提高15-29分贝)17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43.9%。 |
【处方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朱纪如等。 |
【按 语】 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为气血瘀结,治则当以活血化瘀。方中赤芍、桃仁、红花、参三七、没药活血祛瘀;水蛭功擅破血逐瘀,与上述药物合用以增强消散瘀结之力;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具有通达气血的功能;干姜温通,以助化瘀;白芷芳香上达,能引诸药上行;配以大枣补益气血,使瘀血去而正气存。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证明本方能使血栓时间明显延长,有“活血”作用,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力,改善内耳微循环。有脑血管疾患或出血倾向者不宜服本方。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张青) |
【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肝肾,活血祛瘀。主治突发性聋。 |
【处方组成】 磁石60克、葛根45-60克、骨碎补30-60克、山药30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石菖蒲9克、酒大黄15-18克、甘草12克、大枣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肾精亏损加女贞子、枸杞子;肝气郁结加钩藤、菊花;脾胃虚弱加党参、黄精。 |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痊愈(听阈曲线上升到正常范围或与健侧相近似,耳鸣减轻至消失)5例,显效(听阈曲线较治疗前回升超过30分贝或进入实用听区)8例,进步(听力曲线的多数频率回升15-30分贝)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 |
【处方来源】 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孙爱华 |
【按 语】 耳聋耳鸣与肾、心、肝、胆、脾有关。肾阴亏虚,肝风内动,肝郁气滞,心气不足,脾失健运等皆可导致耳聋耳鸣。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指出,“肾开窍于耳,心亦寄窍于耳,胆络脉附于耳。制虚失聪,治在心肾;肝郁窍闭,治在肝胆。”本方中磁石能安神补肾潜阳;骨碎补益肾活血;大黄、川芎活血祛瘀;白芍、山药、大枣养血柔肝;葛根升发清阳,引药上行;石菖蒲开窍。综合全方以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且有清上镇下之力。(张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