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熄风止痉,除痰散结,通经活络。主治原发牲青光眼。 |
【处方组成】 黄芪15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术10克、全蝎6克、川乌10克、钩藤(后下)10克、白附子10克、法半夏10克、郁李仁10克、羚羊角0.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25例32眼,其中充血性青光眼18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8眼,晚期青光眼6眼。治疗后视力提高5行以上,症状基本消除,眼压恢复正常者20眼(62.5%);视力提高2行以上,症状改善,眼压稳定或偏高在25毫米汞柱以下者3眼(25%);无效4眼。总有效率为87.5%。 |
【处方来源】 湖南省新化中医眼科黄佑发。 |
【按 语】 本方着眼于风,故选川乌、白附子、全蝎、钩藤、羚羊角、防风,然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故又加他药。如有泛恶,法半夏改成姜半夏更宜,既化痰又止呕。—举两得。(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祛瘀,温阳利水。主治开角型青光眼。 |
【处方组成】 生地12克、赤芍9克、当归12克、牛膝15克、茯苓12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桂枝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失眠加钩藤、远志;眼胀加石决明、生牡蛎;头痛加柴胡、白芷;纳呆加陈皮、白术;便秘加玄明粉、川军。局部配l%毛果芸香碱或0.5%噻吗心安,待眼压全部控制后,局部西药停用。 |
【临床疗效】 应用15例30眼,随访时间最长7年,最短3年,平均5年。头痛目胀,恶心虹视均减或消失,视力提高者11眼(进步1-2行4眼,2-5行7眼);保持原来视力18眼;退步1行仅l眼。眼压在服药前平均为25.12毫米汞柱,药后平均为14.57毫米汞柱,基本控制。有效率96.6%。视野扩大有12眼。 |
【处方来源】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刘绮霞等。 |
【按 语】 本方以活血祛瘀药之目的在于利水,此宗仲景“血不利则为水”之意,再配合健脾温阳利水,促进神水潴留改善。刘氏等结合西医对本病认识的机理,结合中西辨证立方,促进了中医临床建方的思路。(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潜阳,健脾利湿。主治青光眼。 |
【处方组成】 夏枯草30克、瞿麦30克、珍珠母12克、木通12克、川牛膝6克、五味子15克、香附12克、甘草6克、白芷12克、石苇15克、夜交藤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若无眼痛,去白芷;夜寐正常,去夜交藤。 |
【临床疗效】 应用18例28眼,本组治疗前眼压平均在36.1毫米汞柱,治疗后控制在21毫米汞柱以下者17眼,占61%;控制在21-25毫米汞柱者6眼,占21%,总有效率为82%。C值治疗前平均为0.13,治疗后平均为0.22。 |
【处方来源】 河南眼科研究所庄小平等(邹菊生)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清肝泻火,祛风止痛。治疗急性充血性青光眼。 |
【处方组成】 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黄芩10克、石膏20克、黄连6克、连翘12克、蔓剂子10克、羌活3克、菊花10克、草决明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内火上炎,热极生风酌加羚羊角;若风痰,痰火互结相搏,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加半夏、桔红、竹茹、葶苈子等。 |
【临床疗效】 无 |
【处方来源】 陈明五。 |
【按 语】 本方是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陈宪民家父的经验方。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常以清肝泻火或平肝熄风法,陈氏认为“血行风自灭”,着眼于此而制本方。以编者临床管见,行血不仅祛风止痛,而且根据仲景之见,行血祛瘀利水,即谓“血不利则为水”之理。本方中还加羌活,以引药入太阳膀胱经,具有更好的利水降压之功,且能消后项板滞之苦。(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健脾利水。主治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眼压偏高者。也可用于脾虚水湿上泛,以致视网膜轻度水肿者。 |
【处方组成】 石决明(先煎)15克、杭菊花9克、茯苓12克、苍术6克、白术6克、猪苓6克、泽泻9克、桂枝3克、陈皮6克、楮实子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西药局部用药治疗15例26眼,疗效满意10眼,显效10眼,有效2眼,均为宽角型;无效4眼(其中2眼房角部分粘连,1为窄角型)。疗效观察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服药后见效为10-60天,平均29天。 |
【处方来源】 沪第二医科大仁济医院陆南山(邹菊生)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和血脉,养睛珠,祛风邪。主治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睫状肌疲劳、更年期屈光综合征、屈光不正等引起的目痛。 |
【处方组成】 羌活12克、防风12克、白芷6克、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白芍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眼胀气郁者加槟榔;目珠夜痛甚者加夏枯草、香附;眼胀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车前子;脾虚气弱两眼垂闭者加白术、黄芪、党参、柴胡、升麻等。 |
【临床疗效】 应用120例,有效1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5%。 |
【处方来源】 湖南省宁乡县中医院文日新。 |
【按 语】 文氏认为血虚不能养睛,为风邪所中易致目痛。故以羌活、防风、白芷以祛风;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以养血,理药相吻合,疗效必见。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祛风,降浊除湿,补肾潜阳,行气安神,收瞳明目。主治青光眼。 |
【处方组成】 芦荟50克、丁香50克、黑丑50克、磁石100克,以上诸药,各研细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2-4克,依病情轻重,每日早晚饭后1小时,吞服3-5粒。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37例71眼,治疗前后眼压差为20.08毫米汞柱,下降率54.79%;22例43眼C值治疗前后相差0.13;视野有半数增宽20度,增加小于20度也近半数,有效率为92.46%;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30眼,提高1-2行为9眼,不变为11眼,总有效率70%;自觉症状有明显消失为1/2以上称显效,开角型8例(53.4%),闭角型9例(42.9%);症状消失1/2-1/4为好转,开角型5例(33.3%),闭角型4例(19%);总有效率开角型86.6%;闭角型80.9%。 |
【处方来源】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李纪源。 |
【按 语】 芦荟通便利水,以泄肝热,佐以黑丑有相辅之功;丁香暖胃散寒,以防芦荟、黑丑之苦寒克伐脾胃;磁石重镇潜阳,补肾明目。诸药相辅合力,药味少而专。(邹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