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主治溃疡急性穿孔消炎期。 |
【处方组成】 柴胡9克、黄芩9克、枳壳6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白芍9克、木香6克、大黄9-15克、蒲公英15-30克、生甘草6克,水煎,自胃管注入。病重者每日2剂。 |
【辨证加减】 腹腔感染重者加银花、连翘;大便燥结不下者加芒硝或番泻叶;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气滞重者加郁金、香附;湿热蕴结中焦者加黄连、栀子、龙胆草。 |
【临床疗效】 临床治疗74例,治愈71例,占95.9%。有80%的病人在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90%以上的病人在5天内腹膜炎体征消失。 |
【处方来源】 天津市南开医院。 |
【按 语】 本病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的适应证为不伴出血、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的单纯性空腹溃疡穿孔。治疗分闭孔期、消炎期与溃疡修复期三期治疗。闭孔期治疗以针刺为主,配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消炎期采取中药治疗为主,以清除腹腔感染,恢复肠道功能。溃疡修复期主要治疗溃疡病(方可参见本书内科分卷)。(朱培庭) |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理气,清热解毒。主治溃疡急性穿孔消炎期。 |
【处方组成】 柴胡9克、黄芩15克、枳壳9克、川楝子9克、银花15克、木香9克、蒲公英15克、地丁15克、甘草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08例,101例治愈,占93.5%,7天左右体温恢复正常,腹膜炎体征消失。7天以内治愈出院78例,7-10天出院20例,10天以上出院3例。 |
【处方来源】 河北省新医大第三医院外科。 |
【按 语】 本方主药为柴胡、黄芩,柴胡原属解表药,黄芩原为清里药,柴芩合用以清解半表半里。现代药理研究二药皆为作用较强的解热药,对穿孔后所致吸收热反应有很好的减轻作用;黄芩、银花、蒲公英、地丁均为清热解毒药,有抑菌解毒作用;枳壳、川楝、木香为行气止痛药,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甘草有解痉、抗酸作用,对溃疡修复有益。(朱培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