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27309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小儿伤寒
522
0001-01-01
《伤寒证治准绳》
洁 伤寒表里攻发有表证恶风恶寒者当发表(海藏云恶风者白术散恶寒者神术汤)如气盛能食不大便无表证者可攻里春主温属木身温当发汗(海藏云神术汤)夏主长属火身热而烦躁合大发散(海藏云神术加黄汤)长夏主化属土及居四季同当调其饮食(海藏云四君子汤)秋主收属金身凉内温合微下(海藏云通膈丸金花丸)冬主脏属水身热而恶寒是热在外而寒在内身寒而恶热是热在内而寒在外(海藏云热在内...
伤寒失音
591
0001-01-01
《幼科证治准绳》
茅先生伤寒失音语不得方金毛狗脊甘草(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用黄蜡一块,指头大,水六分,同煎四分服。 《集验方》治小儿伤寒失音不能语桂(指面大)上,含桂口中,渐渐声音如旧。
伤寒失音
594
0001-01-01
《证治准绳·幼科》
茅先生伤寒失音语不得方金毛狗脊 甘草(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用黄蜡一块,指头大,水六分,同煎四分服。 《集验方》治小儿伤寒失音不能语桂(指面大) 上,含桂口中,渐渐声音如旧。
伤寒例
528
0001-01-01
《伤寒论》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 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垫二月节指甲 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 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 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 ...
类伤寒
513
0001-01-01
《产宝》
产后发热.恶寒头痛.勿误为太阳症.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勿误为少阳症.凡此皆因气血两虚.阴阳不和.有类外感而实非外感也.即或偶冒风寒.亦当以末治之.夫以脱血之后.而有发热恶寒.头疼胁痛等症.设投以散剂.重发其汗.则病未消.而元气已消.其害可胜言哉.仲景云.亡血家慎勿发汗.丹溪云.产后万不可表.斯言尽之矣.况生化汤有芎姜二味.亦寓发散之义.就本方照后量加之法.速...
大头伤寒
653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病名。见《医方考》卷一。即大头瘟。详该条。
《伤寒典》
930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临床提出一些创造性见解,代表了当时伤寒论研究的水平。是学习研究伤寒证治的参考读物。现存日本刻本及《景岳全书》本。
《伤寒辨证》
787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伤寒著作。四卷。清·陈尧道撰。刊于1678年。作者汇集宋元以来研究《伤寒论》的诸家学说,以阴、阳、表、里、虚、实为纲分析、论证伤寒或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病的诊断和治法。另有药方部分,熔经方、时方于一炉,阐明其主治、服法及加减法,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辅助读物。现存康熙间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
伤寒发黄
648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病证名。外感病邪而出现黄疸。《景岳全书·杂证谟》:“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证见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湿热内郁者,证见烦热,脉缓滑,多汗,宜分消清利;阳明实邪内郁痞结胀满者,宜先下之,然后清其余热。伤寒发黄,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治宜双解,柴苓汤或茵...
伤寒腹胀
639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病证名。伤寒病邪传里所致的腹胀。分为热结膀胱腹胀、阳明胃实腹胀、血蓄腹胀。《症因脉治·肿胀总论》:“伤寒腹胀之症,恶寒发热,自汗口渴,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此热结膀胱之症。若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烦满燥实,此阳明胃实腹胀之症,若腹胀硬痛,小便自利,大便或黑,此蓄血腹胀之症也。”多因表邪不解,内传膀胱,或热结或血蓄下焦所致。治宜逐瘀、利水、攻下。热结膀胱腹胀,...
1..
«
8
9
10
11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