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0637 个相关结果.
  • 救苦观音散

    …选录:1.《眼科三字经浅释》:“因痘症,热为殃,胎馀毒,肝部藏。(小儿痘后,目中忽然红肿,黑睛生白星者,为馀毒藏于肝经,上攻于目,其势甚暴,与痘疮入目不同。若痘疮入目,则服清毒保目汤以保目,俟痘痂落,目亦愈。此症起于痘后)病一出,甚猖狂,倘失治,目必盲。(倘失治,多成旋螺、蟹睛、凝脂之类)泻肝类,(加味龙胆汤、救苦观音散、谷精汤、清毒拨翳汤)拨翳汤(外点明目定痛药)。”2.《中医眼科学》:“邪毒深…
  • 知母汤《外台》

    …,咳嗽。配伍特点 知母与石膏两药均能清泻实热,但知母长于滋阴兼清肺胃之火,用于里热津液已伤者,石膏长于清热而不滋阴,可用于里热重而津液未伤者。使用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蒜、面7日。重要文献摘要 《伤寒补亡论 校注》:“又曰:治百合病,发汗后者,宜百合知母汤。”《中医眼科全书 眼科药物纂要》:“用于清热化痰定痛,常与知母、芍药合用,治因痰热所致的头痛,眼部疼痛、咳嗽,如…
  • 护睛丸

    … 《中医眼科文献选》:“胎患内障证:此眼初患之时,皆因乳母多有吃食乖违,将息失度,爱食湿面五辛诸毒丹药,积热在腹后,此令胎中患眼。生后五六岁以来,不言不笑,睹无盼视,父母始觉。急须服药调理,不宜点诸毒药,烧炙头面,枉害形容。直至年长十五以来,方始辨眼内翳状如青白色,盖定瞳人,犹辨三光,可令金针拨之。小儿内障,多有不堪疗者,宜仔细看之,方可医疗。宜服护睛丸,即不损眼也。(《秘传眼科龙木论》)”…
  • 黄芩白芷散

    …风、川芎、白芷、蒺藜、石决明、草决明、桔梗、青葙、蒙花、茺蔚子、菊花、木贼、知母、赤芍药。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食后茶清下。主治 眼血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重要文献摘要 《中药药对配方理论及应用》:“又有丹溪‘黄芩白芷散’以酒黄芩二钱,白芷一钱配伍,食后、临卧清茶调下。治眉棱风热痛。”《中医眼科全书 眼科治法指南》:“其它退翳剂分别用于下列特殊性目翳:因郁致翳或妇女经…
  • 酒调洗肝散《银海精微》

    …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1.《眼科启明》:“酒调洗肝散、洗肝散,能治一切热眼,及赤眼难开眼珠痛,白仁赤而痛,或用生地黄散,便能止痛。”2.《眼科启明》:“如乌轮赤晕,剌痛,目有浮浆,此肝热也,治宜酒调洗肝散加麻黄、赤芍,或用泻肝散、修肝散收功,点用清凉散;如眼生清泪,枯黄绕睛,此肝虚也,治宜止泪补肝散,后服补肾丸,此为滋母益子之法也。”3.《中医眼科》:“风重于热的,癍见白蒲赤肿,胞睑浮肿…
  • 祛疣汤

    处方 木贼 香附 连翘 苡仁 板蓝根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治扁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科学
  • 柏香丸《银海指南》

    …蒸数次、香附制,水法丸,每服二钱。”方论选录1、《眼科良方》:“柏香丸:炒柏叶、制香附各90g,共研细末,每次饭后服3g或制成丸剂服用20天,适用于防治胬肉术后复发。”2、《中医科学》:“柏香丸《银海指南》:侧柏叶四两,生大黄一两五钱,制香附四两。制法:将柏叶同大黄放在一起,蒸两次晒干,同香附。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二钱,一日三次。”3、《眼科临床药物》:“柏香丸(指南)治胬肉板睛或血眼生疣。…
  • 虎杖根粉剂

    处方 虎杖根。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清凉止痛。主烧伤。 用法用量 麻油调搽患处,每日3-4次。 摘录 《中医科学
  • 糠锌油

    处方 糠馏油5g,氧化锌50g,花生油50g。 功能主治 止痒,消炎,减少渗出。主 用法用量 外搽,每日3-4次。 摘录 《中医科学
  • 生肌八宝丹

    别名 生肌八宝散(《中医科学》)。 处方 煅石膏30克 赤石脂30克 铅丹9克 龙骨9克 轻粉30克 血竭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制法 共研成极细末。 功能主治 生肌收敛。治溃疡脓尽,疮口未合者。 用法用量 外撒创口。 摘录 《中医科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