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04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硼砂圆
处方 麝香一两(研),硼砂(研)、甘草(浸汁.熬膏),各十两;牙硝(枯研)二两,梅花脑(别研)三分,寒水石(烧通赤红)五十两。
炮制
上为末,用甘草膏子和搜,每两作四百圆。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风壅膈热,咽喉肿痛,舌颊生疮,口干烦渴。常服化痰利膈,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含化咽津。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轻脚圆
处方 木鳌子(别研)、白胶香(别研)、白芍药,各二两了。草乌(去皮.尖)四两,赤小豆一两(别研为末,打糊)。
炮制
上末,赤小豆糊为圆,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 治左瘫右痪,脚弱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 每七圆,旋加至十圆,温酒或木瓜汤下。病在上,食后临卧服,病在下,空心服。 注意 忌热物少时。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清白附子丸
处方 白附子(泡)、半夏(汤洗)、川芎、菊花、南星、僵蚕(炒)、陈皮(去白)、旋覆花、天麻,各一两。全蝎(炒.半两)。
炮制
上为细末,用生姜汁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诸风痰甚,头疼目眩,眩晕欲倒,呕哕恶心,恍惚不宁,神思昏愦,肢体倦痛,头项强硬,手足顽麻。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食远,生姜汤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四君子丸
…方 党参200g 白术(炒)200g 茯苓200g 炙甘草100g 性状 为棕色的水丸;味微甜。
炮制
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50g、大枣10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3次。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
益智汤
处方 益智仁四斤半,京三棱(煨)一斤半,干姜(炮)三两,青皮、蓬莪、陈皮,各十二两;甘草(炒)十五斤,盐(炒)十六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冷气,呕逆恶心,脐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痞闷,饮食减少。 常服顺气宽中,消宿冷,调脾胃。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诃子圆
处方 缩砂仁、诃子(去核)、藿香(去梗)、龙脑、薄荷叶,各一两;百药煎、葛粉,各八两;甘草五两,乌梅肉三两,人参一两二钱。
炮制
上为末,面糊为圆。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上膈热,或伤风感冷,搏于肺经,语声不出,痰涎不利,咳嗽喘急,日夜不止,咯唾稠粘。 用法用量 每服一、二圆,含化咽津,食后,临卧。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温中圆
处方 良姜(去芦)、干姜(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五两。
炮制
上为细末,用醋打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脏伤泠,宿食不消,霍乱吐泻,心腹膨胀,攻刺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米饮吞下,不拘时候。 又疗丈夫小肠疝气,炒茴香少许,细嚼,用盐汤、盐酒任下,日进二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疳消食圆
处方 麦蘖、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芜荑,各等分。
炮制
为细末,粟米糊为圆,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五疳八痢,杀腹脏虫,疗疳劳及走马,牙齿唇烂,肚大青筋。 此药大能进食,悦颜色,长肌肤。 用法用量 每服二、三十圆,空心,米饮吞下,不拘时侯,量儿岁数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舒筋丸
…g 木瓜6g 没药(醋制)6g 防风6g 杜仲(盐制)3g 地枫皮6g 续断3g 性状 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苦。
炮制
上十五味,取马钱子用砂烫法
炮制
,粉碎成细粉,照马钱子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士的宁含量后,以淀粉为稀释剂,调整其含量为1.15%;其余麻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马钱子细粉80g配研,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祛风…
龙骨圆
处方 黄连(去须.微炒)、黄檗、白龙骨、诃黎勒皮(炮.去核)、木香,各一分;当归(微炒)、干姜(炮)、白矾(枯研),各半两;胡粉(微炒黄)三分。
炮制
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久患赤白痢,日夜频并,腹痛羸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三岁儿每服十圆,温粥饮下,日三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
8
9
10
11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