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9885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1.2 胃肠动力的神经调节
1304
0001-01-01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是很复杂的,并且大部分都在人们的意识控制之外(不随意的),但近段食管和肛门是可受意识控制的。此处的肌层由横纹肌组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随意控制的。消化道的其余部分受自主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和肠神经系统(ENS)(存在于肠壁内的神经细胞丛)调节。 图1.3(a)肠神经系统(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位置。(b)图示肌间神经丛和...
黄蘑菇
644
0001-01-01
《本草百科》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蘑菇 别名 黄粉牛肝、黄牛肝、黄衣牛肝、黄色猪口茸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黄蘑菇 Pulveroboletus ravenelii (Berk. et Curt.) Mur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 夏秋两季雨后生长在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四川、云南。 ...
第五节 眼的胚胎发育(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504
0001-01-01
《西医眼科学》
一、胚眼的发生和形成 (一)胚板 :受精卵经卵裂形成桑椹胚,再分裂成为囊状,名囊胚。囊胚的内细胞团分化成羊膜腔和卵黄囊。羊膜腔和卵黄囊相接近处,产生出内、中、外三胚层,形成胚板,即胚身的起源。(图1-38) 图1-38 人胚发育的早期 (二)原始脑泡 :胚板为一椭圆形区域,其背侧正中线的外胚层细胞逐渐增生形成神经板。神经板内陷成神经沟,神经沟两缘...
经络
785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的各部分的支脉叫做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周经络系统的连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经络,可能包括了神经经、血管及内分泌等结构及其些功能,但神经、血管等的结构和功能并不能完全解释经络学说的全部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17.五苓散(《伤寒论》)
1336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组成】猪苓45g(去皮),泽泻30g,白术45g,茯苓45g,桂枝15g(去皮)。 【用法】为末,开水和服,每次3g ,每日服3次,多饮暖水。临床常改作汤剂:上五味各10g,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原方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以及水湿内停,水肿,泄泻等症。 【眼科临床应用】...
下都穴
1683
0001-01-01
《针灸穴位》
下都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大成》。别名八邪4。位于手背部,第四、五掌骨小头高点之间,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正中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主治手臂红肿、头痛、眩晕、咽喉炎、齿龈炎等。直刺0.3-0.5寸。 名称 下都穴别名 八邪4出处 《针灸大成》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手背...
经络
651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
作者自序
5410
0001-01-01
《人体使用手册》
小时候英文课本中,一个国王气球点石成金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点石成金”是西方自古以来科学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相对于西方的点石成金,东方的中国帝王则不断地追求长生不老术。这两种不同的动机,推动着东西方的科学走向不同的方向。 记得小时候,书本上有介绍科学家时,所用的图片都是放了一大堆瓶瓶罐罐的化学家,在20世纪末期信息工业开始发展之前,大家印象中的科学家大多数是...
(二)中层,葡萄膜(uvea)
633
0001-01-01
《西医眼科学》
由于此层颜色近似紫色葡萄故称葡萄膜,也称色素膜和血管膜。具有遮光、供给眼球营养的功能。自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图1-6,1-7)。 1.虹膜(iris) :(图1-6) 是葡萄膜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周边与睫状体相连续。形如圆盘状,中央有一直径为2.5--4mm的圆孔,称瞳孔(pupil)。虹膜表面不平坦,有凹陷的隐窝和辐射状条纹皱褶称虹...
1..
«
9
10
11
12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