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115 个相关结果.
  • 小半夏汤

    …宜化痰散饮,和胃降逆。方中用半夏辛温,燥湿化痰涤饮,又降逆和中止呕,是为君药。生姜辛温,为呕家之圣药降逆止呕,又温胃散饮,且制半夏之毒,是臣药又兼佐药之用。二药相配,使痰祛饮化,逆降胃和而呕吐自止。仲景所创该方,对于后世痰饮呕吐或胃气上逆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成为祛痰化饮或和胃降逆止呕的常用配伍组合。配伍特点 方用半夏化湿除痰,和胃降逆;配以生姜既制约半夏毒性,又增强温中和胃止呕…
  • 炙甘草汤

    …为君;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摘录 《伤寒论》 汉·张仲景《伤寒论》:炙甘草汤 配方组成 炙甘草四两(12克);生姜,切,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生地黄一斤(50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阿胶二两(6克);麦门冬,去心,半升(10克);麻…
  • 人参石膏汤

    …用150ml即可,以免药液过多增加胃肠道负担。重要文献摘要 1、《金匮方衍义》:“《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膈消则渴也,皆相火伤肺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虽能除三焦火热、然仲景名白虎者,为石膏功独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是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而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为佐也。”2、《伤寒贯珠集》:“阳明者,两阳之交,而津液之府也。邪…
  • 加减复脉汤

    …下而阴渴。若实证居多,正气未至溃败,脉来沉实有力,尚可假乎于一下,即《伤寒论》中急下以存津液之谓。若中无结粪,邪热少而虚热多,其脉虚必虚……故以复脉汤复其津液……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至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于参、挂、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用古法而不拘于古方,医者之化裁也(《温病条辨》)。2、清·吴坤安:若温邪误…
  • 栀子豉汤《伤寒论》

    …热恶毒,能吐能汗,为汗下后虚烦不解之圣药。若呕,则加生姜以涤饮。”《目经大成》:“表证未退,医早下之,阳邪乘虚人里,固结不能散,烦热懊侬,更以陷胸汤继投,愈虛其虛,病不起尔。”《经方合方技巧》:“张仲景论栀子鼓汤是辨治郁热证的重要基础方,运用基础方欲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而加减变化。栀子豉汤是辨治热郁证的重要的基础方,由栀子擘、十四个(14g),香豉绵裹、四合(10g)所组…
  • 三甲复脉汤

    …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三 清·《温病条辨》:三甲复脉汤 出处 三甲复脉汤,出自清·《温病条辨》。三甲复脉汤出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化裁于张仲景的炙甘草汤,是将原方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加生白芍,改生地黄为干地黄,更名为加减复脉汤;再加生牡蛎、龟甲、鳖甲而成。 组成 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各六钱(各18克),不去心麦门冬五钱(1…
  • 葶苈丸

    … 功能主治 涌水。腹满不坚,疾行则濯濯有声。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葱白汤送下,不知加至30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葶苈丸 配方组成 葶苈子二斤(100克)(注:仲景原书无用量,此处为后人所加)。 用法用量 上一味,捣碎,以蜜为丸,共为二十丸,温服一丸,日三服。 功效 泻肺消肿。 主治 肺脾水肿证,脉浮或…
  • 麻黄附子细辛汤

    …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若证为阳气虚弱,宜加人参、黄芪;兼咳喘吐痰,加半夏、杏仁、苏子、白芥子;兼湿滞经络之肢体酸痛,加苍术、独活。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该遵循仲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 本方中细辛有毒,用量宜轻;附子亦为有毒之品,应使用炮制过的附子,煎煮时应将附子先煎,以减少毒性。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可见于治疗腰…
  • 小建中汤

    …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68.33%。(《甘肃中医》2010年第7期) 2.消化性溃疡:应用小建中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315例,与仲景胃灵片治疗60例作对照,疗程4周,连续2个疗程。以溃疡元全消失,局部轻度充血,无明显水肿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85.0%。(《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第9期) 3.肠…
  • 甘草小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则神情恍惚,口乱语,常悲泣。诘其故,答曰:自亦不知为何故也。诊之,两寸脉短涩,以石菖蒲、远志、当归、茯苓、人参、黄芪、白术、大附子、晚蚕沙、陈皮、粉草,服四帖,精神较好于前,但悲泣如旧,夜更泣。予思仲景大枣小麦汤,正与此对。即与服之,两帖而瘳。方用大枣十二枚,小麦一合,大甘草(炙过)三寸,水煎饮之。”2.《福建中医药》:“用本方治疗30例,显效者22例,进步4例,有效4例。方药为:甘草3~6g,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