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20067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洞天奥旨
1078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洞天奥旨 洞天奥旨 清·陈士铎(字远公)著,成书于1694年。 本书又名《外科秘录》,全书十六卷。卷首,为十四经络图穴。卷一至卷四,总论痈疽疮疡证治。卷五至卷十三,论述外科、皮肤科以及跌仆、金刃、虫兽伤等一百五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卷十四至卷十六,载疮疡诸疾的内治与外用方药以及针灸与手术疗法等。 本书为陈氏集前人名论及家传刀针良法、验方,参以本人临床...
第四章 学习《温病条辨讲解》的方法
2580
2023-11-28
《温病条辨讲解》
第四章 学习《温病条辨讲解》的方法 第四章 学习《温病条辨讲解》的方法 《温病条辨》是集温病学说之大成的医学著作,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又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深入理解《温病条辨》原文要旨、概念、原理,又必须紧密联系医疗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温病条辨》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学习《温病条辨讲...
第一节 诊察
1267
2023-11-28
《临证程序》
第一节 诊察 一、议病人的一般情况 二、议病人的主症情况 第一节 诊察 诊察是指医者应用“四诊”全面而系统地收集病人提供的症状及与病证有关情况的临证程序。 “望、闻、问、切,察病之四法也”。临证诊察中如何使用此四种方法,孰先孰后,总得有个次序。有的医家临证时首先诊脉,根据脉象的浮沉迟数,对病证的阴阳属性,有个粗略的判断,然后再使用望、闻、问三法...
临证须辨疑似
1915
0001-01-0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治病首重识证,此为历代医家一致共识,如《临证指南》曰:“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而识征之关键在于辨证,何谓辨证?所谓证,即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某阶段本质之一种概念。辨证是在全面搜集四诊素材基础上,运用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进行分析、推理,综合判断,从而得出相对合理之证候诊断。然由于病者...
序
1153
0001-01-01
《本草新编》
序一 人不学医,则不可救人;医不读《本草》,则不可用药。自神农氏尝药以来,发明《本草》者数十家,传疑传信,未克折衷至正,识者忧之,冀得一人出而辨论不可得。吾弟子陈远公,实有志未逮。丁卯失意,肆志轩岐学,着《内经》未已,着《六气》书。今又取《本草》着之,何志大而书奇乎。嗟乎!陈子欲着此书者久矣,而陈子未敢命笔也,陈子少好游,遍历名山大川,五岳四渎,多所瞻眺,...
一、中医学逻辑思维
1338
2023-11-28
《临证程序》
一、中医学逻辑思维 一、中医学逻辑思维 任何科学都必需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使思维合乎逻辑规律,正如列宁所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中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当然也不例外。过去,中医学在没有现代科学设备条件下,即使在今天,脑科学也未能揭示意识生理机制全部奥秘的情况下,中医学之所以能够正确诊断和治疗,除了依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外,善于运用辨证...
1..
«
10
11
12
13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