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273097 个相关结果.
  • 2042 0001-01-01 《伤寒指掌》
    花序 上古之人。禀天地浑穆之气以生。寿永而无病。中古自轩辕氏尝百草分经络。始知有药。始知有病。岐伯氏通脉理辨病因。始知有医。圣人惧后世疾痼而不求治。则着灵枢素问内经诸书以垂世。后人宗之。代有名医。各有着论。随时施治。无非救世之苦心。然而病情多端。其变幻叵测而速于死者。莫如伤寒一症。药一误投。 病不可挽。诸名家述伤寒略而不周。惟张仲景先生定一百一十三方。治...
  •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金·成无己著,成书于1144年。 本书以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为蓝本,对《伤寒论》原文进行逐条注释,故名《注解伤寒论》。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 本书是全面注解《伤寒论》的第一部著作。其突出贡献在于用《内经》《难经》之说解释《伤寒论》的内容,使《伤寒论》的理论第一次得到阐发与说明。成氏根据《伤寒论》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
  • 卷之四

         叙伤风论   经云:春伤风,夏飧泄,此乃四时之序也。或表中风在经络中,循经流注,以日传变,与伤寒无异。但寒泣血,无汗恶寒;风散气,有汗恶风,为不同。仲景正以此格量太阳经伤寒伤风,用药不同。而纂集者不识门类,遂双编二证,使后学混滥,卒不知归。甚者,以伤风暑湿,时气疫疹,凡曰太阳病者,皆谓之伤寒。晋人不经,类皆如此,固不足道,但名义乖错,惑于后世,...
  • 《内经》经文读法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自王叔和编次仲景《伤寒论》原文,自己加上伤寒例曰,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于是后世遂谓冬日受有寒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温病。春日受了风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飧泄。夏日受了暑气,藏在人身,至秋变成病疟。秋日受了湿气、藏在人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