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5 秒,为您找到 92012 个相关结果.
  • 椒桂汤

    464 0001-01-01 《中药方剂》
    《温病条辨》卷三:椒桂汤 处方 川椒18克(炒黑)桂枝18克 良姜9克 柴胡18克 小茴香12克 广皮9克 吴茱萸9克(泡淡)青皮9克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用法用量 用急流水1.6升,煮成600毫升,温服200毫升。覆被令微汗,佳...
  •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1273 2023-11-28 《伤寒论讲解》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概说 单元1 小结 复习思考题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概说 本篇集发汗吐下后诸病变,以备临证检索。 单元1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
  • 卷三

    697 0001-01-01 《尚论篇》
    尚论篇少阳经证治大意 仲景少阳经之原文,叔和大半编入太阳经中,昌殊不得其解,岂以太阳行身之背,少阳行身之侧,其营卫显然易辨,非如阳明与三阴之属脏腑者,营卫难窥,故将少阳之文,汇入太阳耶,此等处窃不敢仍叔和之旧,盖六经各有专司者,乃引少阳之文,与三阳合病并病经过不解,及坏病诸条,悉入太阳篇中,适足以乱太阳之正也,在太阳一经之病,已倍他经,辨之倍难,而无端蔓引...
  • 春温

    777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病名。冬受寒邪,至春而发的温热病。见《温疫论补注·诸家温疫正误》。《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将之归于伏气温病。以初起即现里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等为特征。治宜清泄里热为主,主用黄芩汤。兼恶寒头痛者,治宜表里两解,用葱豉桔梗汤加黄芩。热入阳明,壮热口渴,汗多,脉洪大,或潮热谵语,腹满便秘者,治宜清气泄热,或攻下泄热,选用白虎汤、调胃承...
  • 望诊

    1349 2023-11-28 《口诀浅释》
    望诊 附1:幼科望诊歌诀(《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附2:吴坤安察舌辨证歌(《辨舌指南》) 望诊 1.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脏,上华面颐, 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 食 Sì,读饲,义同饲。 颐 yí ,读移,颊部。 人是离不开自然环境影响的,故天以五气饲养人类,因为气通于鼻,故五气从鼻而入,风气入肝,暑气...
  • (拼音F)第一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700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逢逢(péng) 气势宏大、蓬勃。“逢”通“蓬”。《灵枢·逆顺》:“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 肺移寒于肾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因肺金与肾水是母子关系,二脏病理上可相互影响。肺有寒则移于肾,损伤肾阳,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气,水气泛滥而上涌。《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 伏阳 病证名。阳热之邪潜伏在体内。《素问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