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38
秒,为您找到
9201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卷三十六 方论(十四)
1814
0001-01-01
《中国医籍考》
〔吴氏(有性)温疫论〕二卷 存 自序曰。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温疫自是迥别。嗣后论之者纷纷。不止数十家。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病证。而甚略之。是以业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
方剂讲解
2950
2023-11-28
《方剂讲解》
方剂讲解 方剂讲解 导言 编者 编者的话 上篇总论 第一章 方剂与临床应用 一、方剂与理法药的关系 二、治疗大法 第二章 方剂的配伍组合 第三章 剂型的种类 第四章 方剂的用法 一、煎法 二、服法 〔附〕古方药量考证 下篇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
《中医词典》r~s(全本)
5408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拼音R (拼音R)第一篇 热气疮 病名。出《实用外科治疗学》。即热疮。详见该条。 热气 ①六气之一,夏令主气,也是自然界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疟论》:“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 ②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因气机不宜,阳气郁积而变化为可导致疾病的邪气。《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③阳...
伤寒证治第二
761
0001-01-01
《伤寒溯源集》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前总脉总证中。已先并举中风伤寒所同有之脉证矣。而尚未分其何以为中风。何以为伤寒也。此篇即于篇首脉浮头项强痛之总脉证中。又增入已发热未发热。恶寒头痛呕逆。及脉之阴阳俱紧。以别其为伤寒所现之脉证。有如此也。伤寒者。寒伤营也。营在卫内而属阴。寒本阴邪。其性锋锐。故深入而伤营也。寒邪入腠。玄府紧...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432
2023-11-28
《伤寒论讲解》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概说 单元1 小结 复习思考题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自学时数〕共10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汗法、吐法、下法的禁忌证、适应证及汗吐下后变证的辨治。 说明:自学时数及目的要求包括本篇至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共八篇。 概说 本篇集论中三阴三阳篇以及其他有关不可发汗的病证,以备临证检索之用。 ...
山银花
932
0001-01-01
《本草百科》
别名 土忍冬。 英文名 Lonicerae Flos。 药用部位 忍冬科植物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藤本。老茎黄褐色至黑褐色,嫩茎节有环纹,幼时披毛,成长时全部脱落近无毛。单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主脉有短疏毛,叶背密生白短柔毛;叶柄长,...
刘云博
670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清代医家。字百一,江苏丹徒人。其生平欠详。尝取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加以整理,撰为《温病条辨歌诀》,今存有其稿本。
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
2433
0001-01-01
《中医之钥》
正统中医学是依据黄帝内经为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的主要标准。神农本草经为药物使用标准,难经为针灸使用标准,处方标准是以汉朝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中的处方为主。过去人们称为"伤寒家"或"经方家"此类为正统中国绝学,时常令病人一剂知二剂已,然而现今为数极少,众医皆曰经方过峻,而不敢使用,殊不知熟读以上医书,使用经方何难之有。 目前台湾以及大陆的中医包含卫生署...
284-300条
1088
2023-11-28
《伤寒论讲解》
284-300条 小结 284-300条 少阴病,欬而下利⑴。讝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⑵。 [284] 〔讲解 〕本条论述少阴病用火劫发汗的变证。 (1)少阴病,欬而下利:少阴病证见咳而下利,既可因寒化证也可因热化证而致。从阴寒化者,阳衰阴盛,水寒之邪,上逆于肺则咳;下迫于肠则下利。治以真武汤类,或用温灸之法以壮里阳。从...
1..
«
12
13
14
1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