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426 个相关结果.
  • 巴山虎

    … 植物形态详"天茄子"条。 性味 苦,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平。"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祛瘀消肿。治风湿痹痛,痧气腹痛,头痛,牙痛,咽炎,扁桃体炎,疳积,跌打损伤,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跌打将死,煲酒服。"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渴,止咳…
  • 三七叶

    …ān Qí Yè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叶。 性味 《生草药性备要》:"味辛。" 功能主治 止血,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毒疮。 ①《纲目》:"治折伤跌扑出血,敷之即止,青肿经夜即散。余功同根。"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察散血,敷毒疮,治痰火,又能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
  • 苦地胆

    …百兴(《生草药性备要》),草鞋底(《岭南采药录》),地胆头、磨地胆(《广州植物志》),牛插鼻、铁烛台、披地挂、地枇杷、牛托鼻(《福建民间草药》),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细辛(《广西中兽医药植》),铺地娘(《南宁市药物志》),铁扫帚、铁答杯、铁丁镜、一刺针(《闽东本草》),铁灯柱、毛刷子(《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地苦胆(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
  • 自消容

    …中药大辞典》:自消容 拼音注音 Zì Xiāo Rónɡ 别名 十字珍珠草(《本草求原》),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换(《岭南采药录》),通心蓉(《广东中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茎叶。夏、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我国南部有栽培。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等地。产于广东。 原形态 大猪屎豆,又名:凸尖野百合。 亚灌木状…
  • 地筋

    …原》:"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祛风除湿。治热病消溺,咳嗽,吐泻,关节疼痛。 ①《别录》:"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 ②《纲目》:。"根、苗、花功与白茅同。" ③《生草药性备要》:"治热咳,止吐泻,理小肠气。" ④《本草求原》:"止水泻,理心气热痛,小肠气痛。" ⑤《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内伤。" ⑥《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敝寒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
  • 破布叶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痛,泄泻,疮疡,蜈蚣咬伤。 《中药大辞典》:破布叶 拼音注音 Pò Bù Yè 别名 布渣叶(《本草求原》),薢宝叶(《汉英韵府》)。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夏、秋采收带幼枝的叶,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平地、斜坡的丛林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破布叶,又名:布…
  • 野烟叶

    …全株。具有行气血,消肿毒,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痛风,骨折,跌打损伤,痈疖肿毒,皮肤溃疡,外伤出血。 《中药大辞典》:野烟叶 拼音注音 Yě Yān Yè 别名 大王叶(《生草药性备要》),大黄叶(《岭南采药录》),土烟叶(《中国树木分类学》),假烟叶(《广州植物志》),石烟(《陆川本草》),臭烟(《闽南民间草药》)。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茄科植物茄树…
  • 罗裙带

    …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热疮肿毒,淋巴结炎,咽喉炎,头痛,痹痛麻木,跌打瘀肿,骨折,毒蛇咬伤。 《中药大辞典》:罗裙带 拼音注音 Luó Qún Dài 别名 万年青(《生草药性备要》),秦琼剑、牛黄伞、千层喜、文兰树(《植物名实图考》),扁担叶(《分类草药性》),十八学士(《广州植物志》),郁蕉(《福建民间草药》),水笑草,裙带草(《广西中兽医药植》),水蕉(《陆川本草》),…
  • 木棉花

    …Merr.的干燥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咳血,吐血,血崩,金疮出血,疮毒,湿疹。 《中药大辞典》:木棉花 拼音注音 Mù Mián Huā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春季采收盛开花朵,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木棉(杨孚《异物志》)…
  • 鬼灯笼根

    …苦甘,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岩,性寒。" ③《陆川本草》:"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洗螆脚烂疮疼痛,用白灯笼和盐酸蔃煲酒饮,即止痛消肿。跌打亦用。红者旺血,白者消毒。" ②《岭南采药录》:"治疝气,消跌打红肿,疬核;腹中结块,按之坚痛,捣敷之。" ③《陆川本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