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3
秒,为您找到
38834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冲和散
965
0001-01-01
《中药方剂》
《百一选方》卷七:冲和散 别名 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苍术1.8千克 荆芥穗900克 甘草375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主外感风寒挟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
加味小柴胡汤
669
0001-01-01
《中药方剂》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小柴胡汤 处方 半夏、条芩、茯苓、甘草、木香、川连、白芍、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 产后疟痢兼作,因胎前湿热未化,致产后下陷脾经,寒热滞下不已者。 摘录 《顾氏医径》卷四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味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黄连、升麻、芍药、元参。 ...
口疮
718
0001-01-01
《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患。本病多为胎禀胃热,或热毒侵袭,或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所致。它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特别好发于唇、颊内粘膜,其次是舌边缘及舌尖,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6~1.5毫米,溃疡面呈黄白色或灰白色,溃疡点1~3个,有烧灼样疼痛,遇食物刺激则痛甚。 心脾积热 口舌溃烂,少则五六个,多则十余个,周围红赤,疼痛拒食,口臭流涎,烦躁多...
八、中药配方质量管理
1985
0001-01-01
《医院药学》
医院中药房多属药剂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其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中药材原料及饮片气味浓厚中药制备粉未较多,通常将中药房单独设置,并安装有良好的防潮和通风设备,特别要采取防霉、防虫、防鼠及防火措施。现仅就如何提高中药配方质量这一环节阐述之。 (一)处方审查 中药处方比较复杂,多味药占的比重较大,对方组成按“君臣佐使”构成;有时因地区用药习惯不同,用药剂量亦有上...
除湿汤
1696
0001-01-01
《中药方剂》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汤 处方 半夏麹(炒.一钱半) 厚朴(姜制.一钱半) 苍术(米泔浸.二钱) 藿香(一钱)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马兜铃散
676
0001-01-01
《中药方剂》
《圣惠》卷四十二:马兜铃散 处方 马兜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威灵仙1两,桑根白皮1两(锉),款冬花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制法 上为散。 ...
婴儿湿疹
898
0001-01-01
《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疾患。是由于素体脾虚湿重,内蕴胎毒,外感风热而成;或因消化不良,衣物摩擦,肥皂或热水洗拭等刺激而诱发。好发于两颊、前额、颈项、胸腋,波及全身。皮疹为多形性,有斑疹、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分布对称。患部瘙痒剧烈,愈后容易复发成慢性。多见于生后2个月左右的婴幼儿,约在1~2岁断奶后,绝大多数能自愈,不留疤痕。冬季较...
干地黄汤
689
0001-01-01
《中药方剂》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干地黄汤 别名 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酒洗,切,焙)2两半,续断1两半,桔梗(炒)1两半,五味子1两半,紫菀(去苗上)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羚羊角(镑)半两,犀角(镑)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赤小豆1合。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伏连传...
和中丸
800
0001-01-01
《中药方剂》
《丹溪心法》卷二:和中丸 处方 白术72克 厚朴60克 陈皮48克 半夏(泡)30克 槟榔15克 枳实15克 甘草12克 木香6克 制法 上药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 治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水送下,空腹服。 摘录 《丹溪心法》卷二 ...
1..
«
13
14
15
1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