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7
秒,为您找到
9201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恶热
787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指怕热。为外感热病、阴虚内热及胃火亢盛的主证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
(其他)第七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104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胎产秘书》 产科著作。又名《胎产金针》。二卷(又有三卷及四卷本)。清·陈笏庵撰。刊于1796年。书中共载胎前34症,临床4症,产后47症,并记述难产救治调护各法。后附保婴要诀,记述初生儿的护理。其产后部分,似从傅青主《产后编》移植而来,以其文字大致相同故也。现存三十多种清刻本。又有石印本和铅印本。 《胎产辑萃》 产科著作。又名《妇科胎产经验良...
咳嗽连声、干咳无痰已月余
1278
0001-01-01
《名师垂教》
长春中医学院教授 肖永林 长春铁路医院 徐铁梅 患者王X,男,43岁,1987年12月14日初诊。 该患咳嗽已月余,曾多次就医,服用过各种中西药物,始终无效,故前来求治。其发病过程,大约于1个月前偶感全身不适,微恶风寒,喉痒咳嗽,鼻塞不通。曾去卫生所就医,诊为感冒。给予VC银翘片、止咳片、速效感冒胶囊等药,之后,全身不适、畏寒、鼻塞等症逐渐好转,但...
十五画
884
2023-11-28
《本草备要讲解》
十五画 十五画 增液汤 (《温病条辨》) 组成:生地 玄参 麦冬 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液不足,大便秘结者。 增液承气汤 (《温病条辨》) 组成:生地 玄参 麦冬 大英 芒硝 功效: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 摴树根丸 (《摄生众妙方》) 组成:黄柏 芍药 良姜 樗根皮 功...
《温热经纬》与《温病条辨》的读法
816
0001-01-0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温热经纬》一书,王孟英将叶天士陈平伯的论说详细集载,其经验之深,用药之慎,论列之详,可师可法。吾人根据圆运动的天人一气去研究王先生的论说,便可得到应用之妙。 叶谓战汗透邪,法宜益胃,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又谓清凉只可用到十分之六七,以顾阳气以顾津液,又谓救阴犹易,通阳最难。又谓舌黄而渴,须有底之黄,或老黄色,中有断纹,当下,却不用承气汤,而用槟榔青皮枳...
伤寒恒论卷四
829
0001-01-01
《伤寒恒论》
阳明上篇 外邪初入阳明,太阳尚有未尽者,谓之太阳阳明,列于此篇计三十九法(据舒本较增)。 一、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郑论:论阳明病,汗出多,脉应长大,今脉迟而汗出多,殊属不合。又到微恶寒,表未解,可发汗,明是太阳寒邪,初入阳明,寒邪尚未化尽,故宜以桂枝汤导之也。 【阐释】此太阳风伤卫,传至阳明,寒邪尚未化尽,故...
温热逢原
821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温热逢原 温热逢原 清•柳宝诒撰,约成书于1900年。 全书三卷。上卷引录《内经》中伏气温病,以及《伤寒论》中暴感暴热、兼感湿温等原文,并博引各家学说后阐发己见,广为注解。中卷辨正《温热暑疫全书》、《伏邪篇》、《初寒绪论》中有关温热病的条文,对吴又可、周禹载等人的学术观点,提出商榷意见。下卷就某些有关温热病的病因、症状、疗法等内容加以论证,重点讨论...
1..
«
13
14
15
1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