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1 秒,为您找到 273097 个相关结果.
  • 卷一百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  明 周王朱橚 撰伤寒门 伤寒一日候【论】 夫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於腰脊主於头项故得病一日而头项腰脊痛也【伤寒一二日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尺寸?俱浮此是太阳膀胱经之病也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宜桂枝汤轻者只宜柴胡桂枝汤太阳病头痛发热无汗恶风宜麻黄汤轻者只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汤桂枝汤二者均为解散...
  • 内伤阴虚发热证

    1057 0001-01-01 《古今名医汇粹》
    《治法纲》曰:内伤发热,则从内自汗出,六脉微弱,或右手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按之无力,浑身酸软或痛,倦于言,动怠惰,属内伤元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发热甚于午后,遗滑,或咳嗽有红,皮毛枯槁,属阴虚,热久则变为骨蒸劳极,治法如劳瘵条下。又有伤食发热,恶寒头痛,呕恶,胸中饱闷而痛胀,右寸关俱紧而滑,左脉弦急,属内伤饮食,外感风寒之热,先宜解散,后消导和中。又有发热昼...
  • 小儿伤寒十九条

    782 0001-01-01 《伤寒补亡论》
    千金方论曰。小儿未能涉冒霜雪。乃不病伤寒也。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之。有如行瘟之年。小儿出腹患斑者。治其时行节度。故如大人之法。但用药分剂少异。药少冷耳。 又曰。治小儿未满百日。伤寒鼻衄。身热呕逆。麦冬汤。 又曰。治少小伤寒。芍药四物解肌汤。 又曰。治少小伤寒。发热咳嗽。头面热者。麻黄汤。(活人书减桂半两。加石膏。名石膏麻桂汤。) 又曰。治小儿伤寒。以葛根汁...
  • 卷第十三 伤寒叙论(六)

    740 0001-01-01 《太平圣惠方》
      [卷第十三] 治两感伤寒诸方 夫两感伤寒者。一日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逆。水争。人。痛。深。 治两感伤寒。一两日不得汗。脉沉迟。心中烦闷。毒瓦斯相传。阴阳交并。宜服人参散方人参(一两去芦头)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干姜(三分炮裂锉)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槟榔(半两)诃黎勒皮(三分)上件药。粗罗为散。每服五钱。...
  • 卷二十八 方论(六)

    3001 0001-01-01 《中国医籍考》
    〔周氏(扬俊)伤寒论三注〕十六卷 存 自序曰。仲景。医中之圣人也。而伤寒。病中之剧证也。出圣人之心思。辄欲斡旋阴阳之偏胜。脉理之失调。于是明风寒别六经。分营卫辨内外。因其正之强弱。察其邪之虚实。着论立方。投之无使不中。是诚有得乎造化之原。而深切于致病之由焉。故能起死不难。回生在手。洵大道也。古君子之善学人。每于一事一物之理。必冥思博考。以通其奥。谓必如是。而...
  • (其他)第八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513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摄生要义》 养生专著名。南宋河滨丈人撰。一卷。该书将养生原则概括为“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八字。内容包括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禁忌等10篇。“导引篇”绘有八段锦坐功图,对普及、发展八段锦功法有一定作用。 《摄生消息论》 养生学著作。一卷。元·丘处机撰。本书既有道家观点,又有儒家论述。书中据《内经》养生意旨,结...
  • 卷第三十二 伤寒门(十二)

    756 0001-01-01 《圣济总录》
    [卷第三十二] 伤寒后身体虚肿 论曰血气滋荣,外濡于腠理,则形体充实,伤寒汗下之后,血气不足,腑脏虚寒。营卫涩滞,津液不通,肌肉无以充荣,故令身体虚肿,若脾与肾脏俱虚,不能约制于水,水气流溢于皮肤,则变水气肿满。治伤寒后身体肿满,心胸壅闷,喘促气满,黄汤方黄(一两)枳壳(去瓤麸炒微黄三分)防己(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