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4 秒,为您找到 249940 个相关结果.
  • 二、脏象经络研究

    613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脏象,即“藏于内,象于外”之意,脏象学说也即中医的生理学说。中医学的特点是治疗学较病理学完善,病理学又较生理学完善,因此,生理学说虽有其自身内容,而大量的是从病理学说(证候学说)甚至治疗学说逆推的部分,可参见证候学说、治则研究章节。但要注意此二者的研究内容往往名同实异。广义而言,中医生理学研究还包括解剖学,心理学,体质学等的研究。经络是中医生理学的另一重要方...
  • 一、五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的消长

    452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自从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以后,西医有了一种新武器,中医在内科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已大不如前。西医出身的张公让先生,1960年5月间曾在《中国新医药》第五十一期发表《二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之消长》一文,文章指出:“据老一辈的医界一般意见,二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是中消西长。二十年前每一条街道,都有很多中药店,西药房则寥寥无几。但是二十年后则中药店日渐减少,西药...
  • 一、中西医结合的回顾

    一、中西医结合的回顾 一、中西医结合的回顾 (一)历史背景 中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一直是广大人民防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西周开始(公元前1065年)中国医药学已有正式文字记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此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中国医药学也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独特...
  • 一、医学哲学

    292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1952年在我国开展了学习苏联医学、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的活动,这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掌握巴甫洛夫学说是有益的。但也有人把巴甫洛夫学说看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化身,主张"树立以巴甫洛夫思想为医学指导思想,开展了对摩尔根、魏尔哨学说的批判,给一些医学学说简单化贴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医学的发展。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开展,医学界也...
  • 六、日本占领时期的台湾医学

    516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日本占领时期之中医药学 日本汉方医学源于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传入日本已有干余年历史,在日本曾有过巨大的发展,为日本人民的保健医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公元1868年,天皇睦仁实行明治维新,在医药卫生方面,祟尚追求西方医学,轻视排斥汉方(即中医)医学,取缔已有百年历史的江户医学馆,停办汉医学校、医学馆与医学所,用西医课程考试汉方医师之执业资格。汉方医界虽尽...
  • 民族医学史研究

    387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自由发展阶段 1980年以前的民族医史研究,可以说是一块荒芜的园地,没有人提及,也未见到专文论述。少数几篇关于少数民族医学的文章,大多是介绍性质的,谈不上研究。如“西藏医学”,其中有一段文字谈到藏医的发展,但把《四部医典》这部藏医学经典著作归入“印度古代名医龙树菩萨的著作”,文中未曾论证,显得有些武断。1949年前的其它民族医史论文更少得可怜,医史界...
  • 二、医院药学的概念

    4776 0001-01-01 《医院药学》
    医院药学是指研究医院的药品供应、药学技术、药事管理和临床用药的一门科学;是与医院临床工作接触药学的工作,安是以药剂学为中心展开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技术工作,以临床医师和病人为服务对象,以供应药物和指导、参与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为职责;以治疗效果为质量标准,在医院特定环境下的药学科学工作。它包括药事管理,药品的调剂、调配、制剂、临床药学、药物研究、药品检...
  •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兴起

    489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我国现有六千多万残疾人。同时,我国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1亿,并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此外,慢性病的功能障碍者为数也不少。为适应客观的需要,九十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使在我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这门新兴学科,既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具有中国特色。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陆续制定颁布...
  • 辽夏金元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438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医事制度 (一)宫廷的医事制度与医政设施 1、医疗机构辽采取“官分南北”二元制度。北面官:设太医局,由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林牙意为翰林学士)总领医政事务。南面官:设翰林院,有提举翰林医官、翰林医官,掌供奉医药及承诏治辽众疾。医官的编制及品佚空载不详。 金代设置太医院,属宣徽院。太医院的名称始于金代。置提点、院使、副使、判官,掌管医药,领导太医...
  • 导言

    4518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导言 导言 中医教育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中医教育的历史,若从师徒授受和医籍编纂算起,已有两千余年。近代史上的中医教育,首推一八八五年浙江陈虬创立的利济医学堂。新中国诞生不久,创办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医教育的序幕,至现在,全国已发展到二十三所。但是,如果把我国中医教育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和提炼,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