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11032 个相关结果.
  • 竹鼠子牙

    拼音注音 Zhú Shǔ Zǐ Yá 来源 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牙。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竹鼠肉"条。 功能主治 《陕西中草药》:"治小儿破伤风。" 用法用量 内服:油炸研粉,1~2分。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槟榔花

    …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 拼音注音 Bīnɡ Lɑnɡ Huā 出处 《中药志》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 生境分布 产于广东等地。 性状 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功能主治 ①《中药志》:"为芳香健胃、清凉止渴药。" ②《广东中药》:"与猪肉煲汤,治疗咳嗽。" 用法用量 内…
  • 红苕母子

    …红苕母子,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batatas[l.]Lam.的种子。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具有生肌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慢性溃疡,汤火伤。 拼音注音 Hónɡ Tiáo Mǔ Zǐ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种子。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番薯"条。 功能主治 《四川中药志》:"生捣外敷,治汤火伤。"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 竹鼠子油

    拼音注音 Zhú Shǔ Zǐ Yóu 来源 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竹鼠肉"条。 性味 味淡甘,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排脓,生肌止痛。治烫伤,无名肿毒,拔取异物。 用法用量 外用:涂敷患处。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剪夏罗根

    拼音注音 Jiǎn Xià Luó Gēn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剪夏罗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 治关节不利,腹泻,蛇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柏子油调涂。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白檀根

    …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散风解毒。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散风解毒,并治腹内瘤肿。 白檀根,中药材名。本品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功能主治为:散风解毒,并治腹内瘤肿。 拼音注音 Bái Tán Gēn 别名 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出处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 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间。分布于华北、华中及…
  • 山驴骨

    …四川中药志》:辛咸 《四川中药志》:温无毒 《四川中药志》:辛咸,温,无毒。 祛风湿,镇痛。 《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四肢酸痛、麻木不仁及腰腿疼痛。 山驴骨,中药材名。本品为牛科动物鬣羚的骨胳。猎得后,剥皮,取骨胳,剔尽残肉,挂通风处凉干。功能主治为:治风湿四肢酸痛、麻木不仁及腰腿疼痛。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驴骨 拼音注音 Shān Lǘ Gǔ 别名 山驴子骨、鬣羚、苏门羚 …
  • 凤尾蕉花

    … 凤尾蕉花,中药名。为苏铁科植物苏铁CycasrevoluteThunb.的花。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吐血,咳血,跌打损伤,遗精,带下。 拼音注音 Fènɡ Wěi Jiāo Huā 别名 铁树花、梭罗花(《四川中药志》)。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夏季采收。 性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温,有小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
  • 华山矾果

    …疮。 华山矾果,中药名。为山矾科山矾属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Lour.)Druce的果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烂疮。 《中药大辞典》:华山矾果 拼音注音 Huà Shān Fán Guǒ 出处 《广西中药志》 来源 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 功能主治 《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烂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 海狗油

    拼音注音 Hǎi Gǒu Yóu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 原形态 参见"海狗肾"条 性味 性热。 功能主治 善消利。治三焦浊逆之气,能清水脏积寒、停饮。涂皲瘃。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