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2
秒,为您找到
21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蚕茧散《医学入门》卷八
…上煅烧,待矾汁尽后取出研碎即成)。” 3、《中医标准护理计划·妇产科、
儿科
分册》:“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衣服应柔软宽大,盖被适中,以防过热而引起皮肤瘙痒抓破皮疹。若已抓破,轻者可在局部涂1%甲紫(头面部不可涂)。抓破而有轻度红肿者,可用青黛散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涂或用蚕茧散外敷,以清热收敛。” 4、《中医学问答题库
儿科
学分册》:“如何预防和护理水痘?①水痘的传染性很强……⑤水痘瘙痒厉害,要勤…
宽中养胃汤《万病回春》
…g),枳实(麸炒)四分(1.2g),半夏五分(1.5g),茯苓五分(1.5g),青皮(去瓤)三分(0.9g),甘草(炙)三分(0.9g)。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远服。功用 理气化湿,宽中和胃。主治 胸膈胀满,饮食少用。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现代中医
儿科学
》:“理气助运法,为气机壅滞,运化不利而设。如消食丸(《婴童百问》)、宽中养…
橘皮木香散《幼幼新书》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一字,乳香汤调下,一日二次。重者七服效。主治 奶疳。由乳母胃气不足,儿吃冷奶便呕吐,渐成奶疳。加减化裁 呕吐,加法半夏、竹茹;下痢,加白头翁、苍术。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实用中医
儿科学
》:“脾胃不足,乳食积滞(胃疳)。症见形体消瘦,因于饮食不节,或哺乳期间母病及子。乳母胃气不足,儿吃冷奶便呕吐,渐成奶疳,伴见腹胀,腹痛,呕吐,或下痢吐…
八味黄芪散
…,好肉速生。”各家论述 张奇文,朱锦善:症见反复外感,神疲倦怠,面白少华,多汗易汗,纳呆食少,便秘或泄泻,肢冷或恶热,夜寐不安,咽喉红肿,舌红苔滑,脉弱,指纹淡紫。治以益气健脾,滋阴清热。八味黄芪散(《千金方》)加减,药用黄芪、茯苓、防风、五味子、大青叶、仙灵脾、牡蛎、鸡内金、甘草。热盛,加黄芩、连翘;形寒,加补骨脂、菟丝子;纳差,麦芽、山楂;便秘,加火麻仁、瓜蒌仁。(《实用中医
儿科学
》…
祛疣汤
处方 木贼 香附 连翘 苡仁 板蓝根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治扁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外
科学
》
黄耆束气汤
处方 黄耆1钱2分,白芍1钱,人参7分,破故纸7分,升麻5分,益志仁5分,五味3分,薄桂2分。 功能主治 气虚遗溺。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观聚方》卷六引《
儿科
方要》
虎杖根粉剂
处方 虎杖根。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清凉止痛。主烧伤。 用法用量 麻油调搽患处,每日3-4次。 摘录 《中医外
科学
》
清热解毒合剂
处方 元参10克,生石膏25克,板蓝根15克,儿茶5克。 功能主治 凉营解毒,清咽利膈,收敛去腐。主肺胃积热。 用法用量 制成浓缩剂型,每日1剂(50毫升),日服2次。 摘录 《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儿科
方》
糠锌油
处方 糠馏油5g,氧化锌50g,花生油50g。 功能主治 止痒,消炎,减少渗出。主 用法用量 外搽,每日3-4次。 摘录 《中医外
科学
》
接骨六一散
…外伤
科学
》 骨折中、后期 接骨、活血、止痛 接骨六一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伤
科学
》。主治骨折中、后期。 处方 五加皮6份,土鳖1份。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接骨、活血、止痛。主骨折中、后期。 用法用量 蜜调外敷。 摘录 《外伤
科学
》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接骨六一散组成 五加皮6份,土鳖1份。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蜜调外…
1..
«
1
2
3
4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