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727 个相关结果.
  • 金鞭散

    …血,再用甘草汤洗净,然后敷药。 摘录 《疡科遗编》卷下 《验方新编》卷一:金鞭散 处方 绿矾5两(煅赤透),人中白3两(煅),明雄2两,真麝香1钱,顶上梅花冰片1钱。 功能主治 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 先将银针挑刮去腐肉紫血,然后将药研末敷之,吐出毒血恶涎,方能愈也。 摘录 《验方新编》卷一 《普济方》卷六十七:金鞭散 处方 活土狗儿、活虾蟆。…
  • 棘钩子散

    …十二,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 消渴,酒疸 棘钩子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二,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主治消渴,酒疸。 处方 麝香。 制法 上以酒濡之,作10许丸。 功能主治 消渴,酒疸。 临床应用 消渴:眉山杨颖臣,长七尺,健饮啖,倜傥人也。忽得消渴疾,日饮水数斗,食倍常而数溺,消渴药服之逾年,疾日甚,自度必死,治棺。余嘱其子延良医张耽隐之子(不记其名…
  • 海桐皮酒

    …卷一三八七九引《风科集验方》:海桐皮酒 处方 海桐皮2两,牛膝(酒浸)2两,枳壳(麸炒,去瓤)2两,杜仲(去皮丝,锉,炒)2两,防风(去芦)2两,独活(去芦)2两,五加皮2两,生地黄2两半,白术半两(去芦),薏苡仁1两。 制法 上(口父)咀,以生绢袋2个两停盛药,以好酒1斗5升,亦合两瓷器内浸酒。 功能主治 湿痹,手足弱,筋脉挛,肢节疼痹无力,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 每服…
  • 竹茹汤《外台秘要》

    …卷三十三引《集验方》 妊娠二、三月,痰热内蕴,胃气不和,呕吐不下食 清热化痰,和胃止呕 竹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具有清热化痰,和胃止呕之功效。主治妊娠二、三月,痰热内蕴,胃气不和,呕吐不下食。 组成 青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用法用量 分二次温服。制法 上切,用水600ml,煎取250ml,去滓。功用 …
  • 流金膏

    …如豆大,好酒浸半日,蒸熟晒干,九蒸九晒为度)2两,片黄芩(酒洗)1两半,橘红1两半,连翘(去枝,酒洗)1两,川芎1两,桔梗1两,贝母1两,腊胆半两,南星半两,苏州薄荷叶半两,香附子半两。 制法 上药各精制,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火痰咳逆。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午后或临卧细嚼。 注意 忌酒、面、诸湿热物。 摘录 《医统》卷四十三引《经验方
  • 消食饼

    … 炒山楂120克 炒白术120克 神曲60克 米粉250克 制法 把山楂、白术和神曲一并研为细末,与米粉和匀,然后加入清水适量,如同和面,搓揉成团,分成蛋黄大小的团块,压成饼状,把饼放入蒸笼内蒸熟即可。 功能主治 开胃口,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伤食、消化不良,食积伤脾嗳酸腐气或伤食泄。 用法用量 每日2~3次,每次嚼服或用开水泡服2~3块,至症状消失。 摘录 《经验方
  • 香砂藕粉糊

    …3克 木香1~2克 藕粉30~5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砂仁同木香一同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每次取1/5~1/3的药末,同藕粉及白糖一起放入碗内和匀,用刚煎沸的开水冲泡,搅拌成糊状即可。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适用于小儿厌食,也可用于小儿伤食症。 用法用量 每日1~2次,可当点心温热食用,连用2~3天。 注意 宜趁热食用,不宜冷服,以免伤脾胃。 摘录 《经验方
  • 增益八味丸

    …各120克 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 白茯苓 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各4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用真鹿角胶250克,锉细,入银石器中,法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滋肾补肝,壮阳益精,强筋壮骨。治男子肝肾两虚,阳衰精亏所产生的堵证。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
  • 山萸苁蓉酒

    …25g 茯苓30g 泽泻30g 杜仲40g 远志30g 白酒2000ml 炮制 将上述12味药材一起捣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5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 补肝肾,暖腰膝,安神定志,充精补脑。主治肝肾亏损,头昏耳鸣,怔仲键忘,腰脚软弱,肢体不温。 用法用量 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 《民间验方
  • 鹿茸世宝丸

    …氏集验方》卷三 诸虚不足,心脾气弱,腹胁胀急,肠鸣泄泻,腹疼,手足厥逆,顽痹,中满恶心,头疼怯寒,肢体酸痛,饮食少思,气短乏力,惊悸自汗 鹿茸世宝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洪氏集验方》卷三。主治诸虚不足,心脾气弱,腹胁胀急,肠鸣泄泻,腹疼,手足厥逆,顽痹,中满恶心,头疼怯寒,肢体酸痛,饮食少思,气短乏力,惊悸自汗。 处方 鹿茸(酥涂,炙)1两,附子(炮,去脐)1两,白术(炒)1两,阳起石(烧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