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446 个相关结果.
  • 黄芪束气汤

    …为方名,当是方中主药。配大补元气的人参助其益气,升发脾阳的升麻助其升举,能呈益气升提功效,此三味显然是为气不摄津病机而设。补骨脂温补肾阳,五味子固精敛气,肉桂温阳化气,共呈温阳固肾功效,此三味显然是为肾命气化不及而设。佐白芍益阴柔肝,有调理疏泻之意。俾气能摄津,肾能化气,疏泻正常,肾关自固而遗尿可止。重要文献摘要 《杂病广要》:“黄芪束气汤,治气虚遗溺。黄芪一钱二分,白芍一钱,人参、破故…
  • 姜桂丸

    …寒疝。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酒服。 摘录 《直指》卷十八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姜桂丸 处方 白术1斤,炮干姜8两,肉桂8两。 制法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饮食胃寒,或饮茶过多,致成五饮及酒癖。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姜桂丸组成 南星(洗),半夏…
  • 和脾宣化饮

    …钱,前胡2钱,卷舒(炒)2钱,大腹皮(去黑翳,黑豆汤泡洗)2钱,麦芽2钱。 功能主治 痘后饮食过伤,气壅饱闷,叫喊不已者。痧气食结,胸中饱闷,腹内绞痛。 用法用量 二十八号恒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竹四(《痧症全书》卷下)。方中诸药用量原缺,据(痧胀玉衡)补。 摘录 《救偏琐言·备用良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和脾宣化饮组成 广皮,莱菔子…
  • 桑白皮散

    …,锉细,入糯米120克,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治肺经有热,咳嗽极甚,或吐血鲜红者。 用法用量 每服3~6克,米饮调下。 备注 《政和本草》所载此方,原无方名,现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补。 摘录 《政和本草》卷十三引《经验方》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桑白皮散 处方 桑白皮(炒)桔梗 川芎 防风 薄荷 黄芩 前胡 柴胡 紫苏 赤茯苓 枳…
  • 六柱散《医方类聚》

    …七分,食前温服。功用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主治 ①《医方类聚》引《济生方》:元脏气虚,真阳耗散,两耳常鸣,脐腹冷痛,头旋目晕,四肢怠倦,小便滑数,滑泄不止。②《张氏医通》:泻利完谷。使用注意 方论选录《东医宝鉴》:“六柱散治元藏虚冷,脐腹痛,泄泻不止。四柱散本方,加诃子、肉豆蔻等分。锉,水煎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杂病广要》:“《济生方》滑泄不止,加肉豆蔻、诃子煎…
  • 酒积丸

    … 制法 上为末,蒸饼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饮酒受伤成积,面色黄黑,腹部腆胀,时呕痰水者。 用法用量 每次8丸,白汤吞下。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补。 摘录 《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杨氏家藏方》卷五:酒积丸 处方 神曲(炒)1钱,麦糵(炒)1钱,硇砂1字(别研),白面4两,巴豆60粒(取霜),黄连1字。 制法…
  • 防风散痧汤《痧胀玉衡》

    …胡索、莪术;赤白痢加槟榔,口渴加天花粉;血瘀面黑加苏木、红花;放痧不出倍细辛,加苏木、桃仁,荆芥;秽触加藿香、薄荷。《杂病源流犀烛》亦有本方,但多旋复花,无金银花。”2、《痧胀玉衡》:“防风散痧汤:治痧因于风方。防风,陈皮、细辛、金银花、荆芥、枳壳各等分。水煎,稍冷服。按:《杂病源流犀烛》载本方,有旋复花,无金银花。”3、《痧胀玉衡》:“防风散痧汤:《痧胀玉衡》。防风、陈皮、细辛、金银花、荆芥、枳…
  • 胡芦巴散

    …炒紫,用热酒沃,盖定,取酒调下。 摘录 《直指》卷十八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胡芦巴散 处方 胡芦巴、益智仁、大茴、蓬术、牵牛子、山萸肉、酒牛膝、川断、川芎、防风、甘草。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肠气。小腹引睾丸连腰脊而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苏沈良方》卷七:胡芦巴散 处方 胡芦巴(微炒)…
  • 活络透毒饮

    …木二 处方 羌活、红花、荆芥、牛蒡、木通、当归、牛膝、蝉蜕、青皮、连翘、地龙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痘收靥时热毒留连,愁容可掬,将来余毒在所不免者。 用法用量 五十八号困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木二(《痧书》卷下)。 摘录 《救偏琐言》卷十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八:活络透毒饮 处方 荆芥穗1钱,小青皮1钱,净蝉衣1钱,青连翘1钱半,蜜银花1钱半,炒…
  • 苓桂理中汤

    …盛,气虚发热证。症见口糜,口舌生疮,用寒凉之剂屡治不效者,为气虚中阳虚亢而发于口舌,当用益气潜阳,引火归原的治疗方法,人参、白术、干姜、甘草,为四君益气健脾之剂,倍茯苓,意在助脾化湿从小便而解,达到止泻作用,加肉桂引火归原,温中阳健脾而止泻利。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白话解》:“如服寒凉药而对口疮仍无效的,这是虚火上泛,宜用苓桂理中汤,以理中汤温理脾胃中洲,加肉桂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