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31 秒,为您找到 80524 个相关结果.
  • 脚气治法总要卷上

    869 0001-01-01 《脚气治法总要》
    宋 董汲 撰 汲尝考诸经脚气之疾其来久矣在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宋齐之后谓为脚弱至于大唐始名脚气其号虽殊其实一也厥疾之由虽皆凝风毒湿气中于肝肾脾经其脉起于足十指且风毒之气者出于地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故内经络因成肿痛挛弱乃名脚气然感疾之由若在夏月久坐立于湿地则湿热之气蒸入经络病则发热四肢疼闷若在冬月久坐立于湿地则冷湿之气上入经络病则转筋百体酷冷若...
  • (拼音D)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6340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澹寮集验方》 医方著作。十五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着,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加以归纳和叙述。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现存日抄本。 当脐痛 病证名。《张氏医通·腹痛》:“当脐痛为肾虚、任脉为病,六味丸加龟板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此为本虚受寒,小建中汤和之。”多属脾...
  • 补遗篇

    1204 0001-01-01 《皇汉医学》
    此篇名,余所定也。本篇虽为仲景之方剂,然临床上不紧要者,及疑非其方者,集录之。 葵子茯苓散之注释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洒淅恶寒者,如被注水之恶寒也。起即头眩者,为茯苓之主治,似于苓桂朮甘汤证,然无如彼之上冲证,唯眩晕而已。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20克,茯苓12克。 上为细末,一...
  • 卷二

    866 0001-01-01 《急救广生集》
    卷二 杂症 头疾 头痛 蓖麻子(一粒) 捣碎同枣肉些,须捣匀,丸如黄豆大,用丝绵裹之,纳鼻孔内,少顷必有清涕流出,即将丸取出,痛即愈,永不再发。倘不急将丸取出,久留鼻内,必致脑髓流出,反成不可药救之症。切记切记。(《岐天师别传》)一方,用 本、牙皂(各一个)共为末,绢卷烧烟,附鼻孔闻之,效。(《寿域神方》) 头痛不止 杨梅为末,以少许 鼻取嚏,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