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727 个相关结果.
  • 石苇散

    …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食前,日二、三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唐·《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石韦散 出处 石韦散,出自唐·《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本方原名“瞿麦散”,首见于唐·《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后由宋·《太平圣惠方》收录并加甘草后更名为“石韦散”。 组成 去毛石韦二两(60克)、瞿麦一两(30克)、滑石五两(150克…
  • 一字散

    …为细末,每用一字,搐入鼻内,取出涕吐涎。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一字散 别名 如圣散(《仙传外科集验方》)。 处方 雄黄0.3克(别研)蝎梢7枚 猪牙皂角7锭 白矾(生研)3克 芦荟3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喉痹气塞不通。 用法用量 每用0.3~0.6克,吹入鼻中,即时吐出顽涎,立愈。 摘录 《杨…
  • 消毒散

    …疮疹大便利者,不宜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外科经验方》:消毒散 处方 青皮(去白)银花 天花粉 柴胡 僵蚕 贝母 当归(酒拌)白芷各6克 功能主治 理气活血,解毒消肿。治吹乳,乳痈,便毒。 用法用量 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外科经验方》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消毒散 处方 金银花 连翘 白蒺藜 荆芥 …
  • 加减三拗汤

    …七。主治风寒喘。 《朱氏集验方》卷五引梁国佐方:加减三拗汤 处方 麻黄半钱(不去节,沸汤洗,焙干,去毛),杏仁(不去皮)2钱,苦梗2钱,甘草(生)半钱,旋覆花(去蒂)半钱。 功能主治 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大钱,水1盏,加生姜1片,五味子数粒,竹叶1片,不可多,糯米数粒,煎至半盏,分作2次,食后温服。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五引梁国佐方 《…
  • 龙胆膏

    …功能主治 咽喉肿痛,及缠喉风,粥饮难下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绵裹含化咽津,未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朱氏集验方》卷九:龙胆膏 处方 炉甘石不以多少(拣粉红梅花色者为妙,用甘锅子盛,火煅7次,入黄连,淬7次),黄连(不以多少,捶碎,以水浸1宿,滤去黄连滓,将煅红炉甘石淬足7次了,同黄连水细研,飞过,候澄在下,去上面水,晒干,再用乳钵,以蜜细嚼,罗过)…
  • 生精汤

    …克 泽泻12克 制法 将上述各味同水煮服。 功能主治 益肾生精。精液异常、肾精亏者宜服用。 用法用量 每日2次,早晚分服。 摘录 《经验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生精汤组成 炒韭子12g,菟丝子12g,补骨脂12g,淫羊藿15g,肉苁蓉12g,枸杞子9g,生地黄12g,熟地黄12g,制首乌15g,紫河车12g。用法用量 研粉冲服,…
  • 香附丸

    …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香附丸 处方 牵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红,酒浸,研)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制法 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 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 用蓖麻汤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三一:香附丸 处方 香附子60克(醋煮)吴茱…
  • 如圣散《痧症全书》

    …劳根及痧胀。 组成 枳壳(面炒)三两,小茴(微炒)三钱,盐砖(铲上烧红)三分。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如不止,再服一钱。功用 调气行滞。主治 当心而痛,遍身骨节牵疼,或呕吐恶心,不时发作,兼治疝气劳根及痧胀。重要文献摘要 《验方新编》:“如圣散。治当心而痛,遍身骨节牵疼,或呕吐恶心,不时发作者,兼治疝气劳根,此方可补痧胀所不逮。枳…
  • 流金丸

    …两5钱,香附(去毛)1两5钱,桔梗1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内外上下诸积热。 用法用量 噙服。 摘录 《扶寿精方》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流金丸 处方 枝子仁(炒黑)5两,白石膏4两,牙皂(煨,去弦)2两,枳壳(炒)2两,生矾2两,礞石(煅)2两,陈皮3两,木香5钱,锦纹大黄(酒浸1宿,切片,九蒸九晒,每蒸1炷香,晒干)6…
  • 银甲汤

    …渭川经验方》 湿热蕴结下焦所致带下病 清热解毒利湿 银甲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王渭川经验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主治湿热蕴结下焦所致带下病。临床常用于黄白带、赤白带(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盆腔炎、子宫内暎炎、子宫颈炎等疾病)。 处方 金银花24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鳖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黄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叶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