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497 个相关结果.
  • 钩藤

    …副作用。用法:钩藤加水煮沸10~20分钟,使成20%浓度,每次20~30毫升,日服3次;或每日用钩藤2两,放入沸水中保持沸点15~20分钟,制成煎液200毫升,中、晚分服,4~6日为一疗程。根据祖国医学传统经验,钩藤不宜久煎,否则影响效力;现代药理实验亦证明,钩藤煮沸超过20分钟时,降压的有效成分便部分破坏。日用量3~5钱的疗效不满意,而以2~2.5两疗效较好。 各家论述 ①《纲目》:"钩…
  • 牵牛子

    …药,入牵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减,三服而平。牵牛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人所不知,惟东垣李明之知之,故明之治下焦阳虚,天真丹用牵牛以盐水炒黑,入佐沉香、杜仲、破故纸、官桂诸药,深得补泻兼施之妙,方见《医学发明》。又东垣治脾湿太过,通身浮肿,喘不得卧,腹如鼓,海金沙散,亦以牵牛为君,则东垣未尽弃牵牛不用,但贵施之得道耳。" ④《本草正》:"牵牛,古方多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群药煎服,然大泄元气,凡…
  • 桂皮

    …为樟科植物,但其品种不同,功用有差异,不应互为代用。化学成分 桂皮含有挥发性桂皮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占75%-90%),尚含有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鞣质、黏液等。药理作用 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桂皮有如下作用: 1、桂皮,其提取油对胃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出消化道积气。 2、桂皮提取油有对中枢血管和末梢血管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 3、桂皮提取油有能…
  • 旋复花

    …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 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包煎或滤去毛),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 甘遂

    …:生赭石二两(轧细),朴硝五钱,干姜二钱,甘遂钱半(轧细药汁送服)。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数钱;呕多者,可先用赭石一两,干姜半钱煎服,以止其呕吐。呕吐止后,再按原方煎汤,送甘遂末服之。(《医学衷中参西录》) ⑾治二便不通:甘遂末以生面糊调,敷脐中及丹田内,仍艾灸三壮,饮甘草汤,以通为度。(《圣惠方》) ⑿治小便转脬:甘遂末一钱,猪苓汤调下。(《卫生杂兴》) ⑶治麻木疼痛:甘遂二两,蓖麻仁…
  • 丹参

    …以下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⑥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丹参十二两,细切,以清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千金方》) ⑦治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丹参一两,白檀香、砂仁各一钱半。水煎服。(《医学金针》丹参饮) ⑧治腰髀连脚疼:杜仲八两,丹参五两,独活、当归、芎劳、干地黄各四两。上六味切,以绢袋盛,上清酒二斗债之五宿,服二合,日再。忌芜荑。(张文仲) ⑨治神经衰弱:丹参五钱,五味子一两。水煎…
  • 安息香

    …干燥树脂,为微扁圆的泪滴状物或团块。泪滴状物直径约1至数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面黄棕色或污棕色,内面乳白色。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则软化。气味与上种相似。 产越南、泰国等地。 安息香历来依赖进口,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报道,我国的粉背安息香树(分布云南、广西、广东)、青山安息香树(分布广西)、白叶安息香树(分布广西、广东)亦能生产安息香。经定性定量试验结果,除青山安息香树、白叶安息香树二种树脂的总…
  • 三七

    …,打开,和三七末一钱,藕汁一小杯,陈酒半小杯,隔汤炖熟食之。(《同寿录》) ③治咳血,兼治吐衄,理瘀血及二便下血:花蕊石三钱(煅存性),三七二钱,血余一钱(煅存性)。共研细末。分两次,开水送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化血丹) ④治亦痢血痢:三七三钱,研末,米泔水调服。 ⑤治大肠下血:三七研末,同淡白酒调一、二钱服。加五分入四物汤亦可。 ⑥治产后血多:三七研末,米汤服一钱。 ⑦治赤眼,十分重者:三七根…
  • 栝楼皮

    …痰不宜。 《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反乌头。" 功能主治 润肺化痰,利气宽胸。治痰热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痈疮肿毒。 ①《本草便读》:"清肺。" ②《医学衷中参西录》:"清肺,敛肺,宁嗽,定喘。" ③《饮片新参》:"宽胸痹,化热痰,生津润肺。" 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润肺,止消渴,消肿疮毒。" ⑤《中药志》:"涤痰结,舒肝郁。治痰热咳嗽,胸胁作…
  • 化橘红

    …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治湿痰咳嗽。2.导痰汤(《妇人良方》),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以及肝风挟痰,呕不能食,头痛头晕,甚或痰厥者。3.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润肺清热,理气化痰,治肺燥有痰。4.涤痰汤(《济生方》),涤痰开窍,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解蟹毒。 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