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49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黄芩
…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②《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③《
医学
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膈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
锁阳
…壮骨的作用,用于腰膝痿软,足软无力,步履艰难等。相关药品 锁阳固精丸、肾康宁片、固本统血颗粒、颐和春胶囊、麒麟丸。相关方剂 虎潜丸(《丹溪心法》)、健步虎潜丸(《伤科补要》)、补益丸(《
医学
纲目》卷十七)、八仙茶(《串雅外编》卷三)、补天育麟丹(《辨证录》卷十)。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收,以春季产者质量佳。挖出后,除去花序,切段,晒干。炮制方法 洗净,润透,切薄…
党参
…粉;再将刺包头根皮加水适量煎煮三次,将三次煎液浓缩成一定量(能浸湿党参、重楼细粉)的药液,加蜂蜜适量.再将重楼、党参细粉倒入捣匀作丸,每丸三钱重;亦可作成膏剂。日服三次,每次一丸,开水送服。(北京中
医学
院《新医疗法资料汇编》) 各家论述 ①《本经逢原》:"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②《得配本草》:"上党参,得黄耆实卫,配石莲止痢,君当归活…
厚朴
…俱宜主以厚朴也。至于温能散寒,苦能泄热,能散能泄,则可以解气逆之惊悸。能散则气行,能泄则血行,故可以治气血痹及死肌也。宽胀下气,《经》无明文,仲景因其气味苦温而取用之,得《本经》言外之旨也。" ⑦《
医学
衷中参西录》:"厚朴,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哕,胃气郁结胀满疼痛,为温中下气之要药。为其性温味又兼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达,故《本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金匮》厚朴麻黄汤用治咳而脉浮。与橘、夏…
石榴皮
…次出水休息,必须如前浸涂后再下水工作。(《上海中医药杂志》(6):170,1966) ⑩治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痼疾: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
医学
正宗》) ⑾治汤火烫伤:石榴果皮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患处。(《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石榴皮制成50%或60%煎剂,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7~10天为一疗程;…
桑白皮
…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③《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 性味 甘,寒。 ①《本经》:"甘,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
医学
启源》:"气寒,味苦酸。" 注意 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③《得配本草》:"…
番泻叶
…Cassia auriculata L.的小叶片,呈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或具刺突,基部对称或不对称,表面黄灰绿色至红棕色,被有灰白色毛茸,有的极多。此种叶片的掺杂量有时高达60%。据北京
医学
院生药教研组1959年分析此叶,其蒽醌衍生物含量极微。故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ssia angustifolia Vahl.2…
白术
…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
医学
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
黄芪
…黄芪尚具有抗衰老、抗突变、保肝、抗疲劳、抗缺氧、抗寒、抗辐射、抑瘤、抗肺动脉高压、镇静、镇痛、增智、抗炎、激素样作用等。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2、《
医学
衷中参西录》: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黄芪相关配伍 1、黄芪配人参:黄芪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偏于温补固护;人参善于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偏于滋…
硫黄
…1.3.《孙尚药方》:“(用)牛角研令极细。”1.4.《普济方》:“去沙石,细研如飞尘。”“打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成小块。生品有毒,多外用,以解毒杀虫,治癣为主。 2.2.1.豆腐制《
医学
纲目》:“入豆腐中煮三五沸。”《本经逢原》:“入豆腐中煮七次。”现行,先将豆腐切成片,铺一层于锅内,再铺上一层净硫黄块,如此层层铺好,加清水没过药材,用文火加热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除去豆腐,漂…
1..
«
42
43
44
45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