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124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附子塞虫孔丸《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卷二
十二
引《删繁方》 龋齿 附子塞虫孔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二
十二
引《删繁方》。主治龋齿。 组成 附子(炮)一枚。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蜡和之为丸,准齿虫孔大小纳之,取愈止。主治 龋齿。
蠲痹饮子
处方 赤芍、当归、黄耆、甘草、片子姜黄、羌活。 功能主治 周痹。在血脉中上下游行,周身俱痛。 摘录 《证治宝鉴》卷
十二
大黄散《幼幼新书》卷二十八
…引《婴孺方》 积泻。
十二
三岁结热痰多,壮热食少,结实者自下 大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主治积泻。
十二
三岁结热痰多,壮热食少,结实者自下。 组成 大黄
十二
分,柴胡、枳壳、升麻、芍药、栀子仁各十分,竹叶一升,姜三分,知母、杏仁(净)各八分。用法用量 以水六升,煮二升,分为四服。十岁外分为三服,儿小量之。主治 积泻。
十二
三岁结热痰多,壮热…
大僻汤《嵩崖尊生》
《嵩崖尊生》卷
十二
热郁,手心热 大僻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嵩崖尊生》卷
十二
。主治热郁,手心热。 组成 升麻、干葛、羌活各五分,防风二分半,甘草六分(半生半炙),柴胡三分,人参、白芍各五分。用法用量 加葱白,水煎服。主治 热郁,手心热。
降火膏
处方 吴茱萸。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口疮口疳。 用法用量 醋调涂脚心。 摘录 《本草纲目》卷三
十二
引《濒湖集简方》
麻黄羌活加半夏汤
处方 麻黄、羌活、防风、甘草、半夏。 功能主治 寒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无汗,兼呕吐者。 摘录 《金鉴》卷四
十二
当归汤《片玉痘疹》
《片玉痘疹》卷
十二
痘疮收靥之后而盗汗者。 当归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片玉痘疹》卷
十二
。主治痘疮收靥之后而盗汗者。 组成 人参、当归、甘草(炙)、黄芪 (炙)、黄连(炒)、桂枝。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痘疮收靥之后而盗汗者。
海螵蛸散《实用中医偏方》
《实用中医偏方》 胃及
十二
指肠溃疡 制酸止痛,消积导滞 海螵蛸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实用中医偏方》。具有制酸止痛,消积导滞之功效。主治胃及
十二
指肠溃疡。 组成 海螵蛸10g,川贝母30g,川楝子10g,鸡内金15g。用法用量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g,早晚各服1次。功用 制酸止痛,消积导滞。主治 胃及
十二
指肠溃疡。
凉血饮《种痘新书》
《种痘新书》卷
十二
鼻衄血 凉血饮,中医方剂名。出自《种痘新书》卷
十二
。主治鼻衄血。 组成 花粉(酒炒)、麦冬(去心)、天冬(去心,酒蒸)、甘草、桔梗(酒洗)、当归各五分,白芍(酒炒)、黄芩(酒炒)、丹皮(蜜炒)、知母各四两。用法用量 加生姜一片,水煎,加发灰一钱调服。主治 鼻衄血。
口疮汤
…要》卷二
十二
引《古今录验》 口疮 口疮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二
十二
引《古今录验》。主治口疮。 处方 细辛3两,甘草3两,桂心3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以酒1升,煮取6合,含之。 摘录 《外台》卷二
十二
引《古今录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口疮汤组成 细辛、甘草、桂心各三两。用法用量 上切。以…
1..
«
3
4
5
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