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1 秒,为您找到 1043 个相关结果.
  • 糯米粥

    处方 糯米100克 槟榔(炮制捣末)15克 郁李仁(去皮研为膏)15克 火麻仁15克 制法 先以水研火麻仁滤取汁,入糯米煮作粥,将熟,入槟榔、郁李仁搅匀。 功能主治 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胸膈满闷、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空腹食用,每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
  • 三神圆

    处方 草乌(三枚各去皮.尖.一生.一炮.一烧作灰用)。 炮制 上为细末,醋糊圆,如萝葡子大。 功能主治 治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里急后重,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大人五、七圆,小儿三圆。 水泻,倒流水下; 赤痢,甘草汤下; 白痢,干姜汤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透骨膏

    处方 生干地黄(半斤) 马鞭草(半斤) 吴茱萸(三两) 白面(三两) 骨碎补(四两) 败龟板(酒炙.四两) 鳖甲(酒炙.三个) 蒲黄(二两) 炮制 上为细末,用米醋调似膏子。 功能主治 治一切风湿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 火上温热,摊于痛处,用纸裹候冷再炒,于避风处用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水瓢丸

    处方 乌梅肉(四两) 甘草(一两) 青盐(一两) 干木瓜(一两) 白茯苓(一两) 檀香(一两) 麝香(二钱半) 炮制 上除麝香别研,余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 功能主治 治冒暑,解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温水嚼下,不拘时候。 备注 一方有人参。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五胆丸

    处方 鲤鱼胆、鸡胆、狗胆、猪胆、羊胆,各一个,倾汁作一处。蛇胆(五两.火煅.蘸胆汁尽为度)。 炮制 上为末,别以狗胆汁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治心风,狂走癫痫。 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丸,食后以磨刀汁吞下,或只作末,以磨刀水调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立效酒

    处方 皂角刺(炒赤)30g 粉甘草5g 乳香(另研)3g 没药(另研)3g 瓜蒌9g 黄酒适量 好酒250ml 炮制 将药捣成末,兑入黄酒于砂锅内搅匀;倒入好酒慢火煎沸,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主治痈疽瘰疬。 用法用量 将煎好的药酒汁液温热服用。 摘录 《外科精要》
  • 肉豆蔻圆

    处方 诃黎勒皮、龙骨、木香,各三分;丁香三两,肉豆蔻仁、缩砂仁,各一两;赤石脂、白矾灰,各半两(枯)。 炮制 上件药捣,罗为末,粟米饮和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冶气泻,疗脾胃气虚弱,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圆,米饮下,不计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枣汤

    处方 枣(去核)一斤,生姜(洗.切)五斤,甘草(炙)三斤。 炮制 上三味一处拌匀,用盆器盛贮,以布盖罨一宿,焙干,捣为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和,干呕恶心,胁肋胀满,不美饮食。 常服健脾胃,顺气进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蘖墨散

    处方 乱发(净洗.烧为灰)、釜下黑煤、黄檗末,各等分。 炮制 上件药同研令细。 功能主治 治小儿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硼袍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乘攻,令小儿四肢不和,脐肿啼哭,不能乳哺,宜速治之。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傅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人参圆

    处方 人参、丁香、陈皮(去白)、干姜(焙)、白术,各一分;半夏(汤洗七次)半两。 炮制 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乳哺,饮冷过度,伤冷脾胃,腹胁胀满,多吐痰涎。 用法用量 每三岁小儿,服一十圆,温汤下,不拘时,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