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35 秒,为您找到 388345 个相关结果.
  • 黄连丸

    714 0001-01-01 《中药方剂》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黄连丸 别名 黄连阿胶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 黄连30克 茯苓60克 阿胶30克(炙) 制法 先捣黄连、茯苓为末,调阿胶为丸,晒干。 功能主治 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烦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
  • 黄芩汤

    1105 0001-01-01 《中药方剂》
    《伤寒论》:黄芩汤 别名 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 处方 黄芩6克 芍药6克 甘草6克 大枣12枚 功能主治 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 备注 方中黄芩苦寒,清热止利...
  • 黄连汤

    848 0001-01-01 《中药方剂》
    《伤寒论》:黄连汤 处方 黄连9克 甘草9克(炙)干姜9克 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 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 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 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
  • 碧云散

    1663 0001-01-01 《中药方剂》
    《兰室秘藏》卷中:碧云散 处方 细辛 郁金 芒消各3克 蔓荆子 川芎各3.6克 石膏3.9克 青黛4.5克 薄荷叶6克 红豆1个 制法 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主头痛。 用法用量 口中含水,将药搐于鼻内。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碧云散 处方...
  • 白蔹散

    1247 0001-01-01 《中药方剂》
    《圣济总录》卷十八:白蔹散 处方 白蔹(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干姜(炮)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羊踯躅半两(蒸熟,炒干)。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头项及面上白驳,渐长如癣,但白红色。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至1钱匕,酒调下,日3次。 ...
  • 黄连膏

    1036 0001-01-01 《中药方剂》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黄连膏 处方 黄连9克 当归尾15克 生地30克 黄柏9克 姜黄9克 制法 用香油360克,将药煠枯,捞去滓;下黄蜡120克溶化尽,用夏布将油滤净,倾入瓷碗内,以柳枝不时搅之,候凝为度。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治肺经壅热,上攻鼻窍,聚而不散,致生鼻疮,干燥肿疼,皮肤湿疹,红肿热疮,水火烫伤,乳头碎...
  • 夜啼

    啼哭是婴儿时期表达要求和痛苦的一种方式。婴儿入夜哭啼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却安静如常,故名“夜啼”。患儿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呕吐、泄泻、疮疖、外伤,也无伤乳、停食、饥饿、尿布浸湿、受冷受热、皮肤瘙痒等不良因素。可分脾虚、心热、惊恐等(三)型辩证论治。 脾胃虚寒 胎禀不足或护理失宜,脾胃受损,夜夜啼哭,啼声低弱,乳食不振,四肢欠温,...
  • 加味二陈汤

    952 0001-01-01 《中药方剂》
    易玉泉方:加味二陈汤 处方 法半夏10克,当归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白僵蚕10克,木通10克,陈皮12克,白术12克,白茯苓15克,苦参6克,黄连3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消肿散结。主脾运失健,痰湿凝结。(舌下囊肿)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易玉泉方 ...
  • 矾石散

    688 0001-01-01 《中药方剂》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六:矾石散 别名 矾石藜芦散 处方 矾石6铢,藜芦6铢,瓜蒂2-7枚,附子11铢。 制法 上药各为末,合和。 功能主治 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 用法用量 矾石藜芦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摘录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