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317 个相关结果.
  • 淡竹叶

    …叶的根,据文献记载,能破血堕胎,有待研究。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淡竹叶 拼音注音 Dàn Zhú Yè 别名 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竹叶麦冬(《中国药植志》),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植》),长竹叶(《江苏植药志》),山冬、地竹、野麦冬(《广西中药志》),淡竹米(《药材学》),林下竹、土麦…
  • 夏枯草

    …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④《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⑤《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癥坚、乳痈、乳岩。"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用法用量 内…
  • 安息香

    …树脂,为微扁圆的泪滴状物或团块。泪滴状物直径约1至数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面黄棕色或污棕色,内面乳白色。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则软化。气味与上种相似。 产越南、泰国等地。 安息香历来依赖进口,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报道,我国的粉背安息香树(分布云南、广西、广东)、青山安息香树(分布广西)、白叶安息香树(分布广西、广东)亦能生产安息香。经定性定量试验结果,除青山安息香树、白叶安息香树二种树脂的总香脂…
  • 香加皮

    …,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用法用量 3~6g。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香加皮 拼音注音 Xiānɡ Jiā Pí 别名 北五加皮、杠柳皮(《科学的民间药草》),臭五加(《山东中药》),山五加皮(《山西中药志》),香五加皮(《四川中药志》)。 出处 《中药志》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春、秋均可采挖。趁新鲜时以木棒敲打,…
  • 蜂乳

    …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0.5~1分。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蜂乳 拼音注音 Fēnɡ Rǔ 别名 王浆、乳浆(《医学科学参考资料》)。 出处 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 来源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之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白色胶状物和蜂蜜配制而成的液体。 毒性 王浆对小鼠、家兔、犬、…
  • 黄连

    …吐衄溲血,便血淋浊,痔漏崩带等证,及痈疡斑疹丹毒,并皆仰给于此。”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苏叶,如苏叶黄连汤(方出《温热经纬》,名见《中医科学》),或配黄芩、干姜、半夏,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治胃热呕吐,配石膏,如石连散(《仙拈集》);治肝火犯胃所致胁肋胀痛、呕吐吞酸,配吴茱萸,如左金丸(《丹溪心法》);治脾胃虚寒,呕吐酸水,配人…
  • 风车儿

    …聪耳益智。 《中医药实验研究》:治耳鸣。 风车儿,中药材名。本品为薯蓣科植物日本薯蓣的果实。8~10月采收。功能主治为:治耳鸣。 拼音注音 Fēnɡ Chē ér 出处 《中医药实验研究》 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日本薯蓣的果实。8~10月采收。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野林间。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根茎圆柱形,肉质肥大,粘滑。茎细长,少分枝。单叶对…
  • 麻黄

    …,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宜先…
  • 黄芩

    …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撤。 复方 ①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
  • 鹳肉

    …拼音注音 Guàn Ròu 出处 《河北中医药集锦》 来源 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 功能主治 《河北中医药集锦》:"治干血痨,经血不来,身痛发烧,喘咳。捞鱼鹳一只,煮熟连汤吃。"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鹳肉 拼音注音 Guàn Ròu 英文名 Stork 出处 出自《河北中医药集锦》。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鹳科动物白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