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81 个相关结果.
  • 荷梗

    …茶5g荷叶15g荷梗15g薄荷10g连翘15g青蒿20g功用疏肝清胆,下火利咽。主治因大声喊叫,右耳失聪。以外触惊气,内应肝胆,胆脉络耳,震动其火风之威,至郁而阴窍成聋者。 6、 方出《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洋参保肺丸:杏仁15g桔梗15g玄参10g白芍15g百合30g荷梗15g西洋参20g功用润肺止咳。主治肺虚咳嗽,气喘咳嗽,老年体虚咳嗽,痰中带血。 相关中成药: 1、生津和胃方:由梨…
  • 白花丹

    ….一般敷十五至三十分钟除去,以免局部起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肛周脓肿,急性淋巴腺炎,乳腺炎,蜂窝织炎,疖肿:鲜白花丹适量捣烂,用双层纱布包好,敷于患处至痊愈。(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⑥治脾脏肿大:白花丹根浸酒服。重症并取叶和糯米捣烂,制成汤丸大,蒸熟,晚间睡醒服一丸。(《岭南草药志》) ⑦治疟疾:白花丹鲜叶七至八片,揉烂,于疟疾未发前两小时缚在手脉上(待有烧灼感时取去)…
  • 马兰

    …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8、治咽喉肿痛:马兰根、水芹菜根各30g。加白糖少许,捣烂取汁服,连服3-4次。(《浙江药用植物志》)9、治口腔炎:海金沙全草、鸡儿肠各3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处方》)10、治急性结合膜炎:马兰鲜嫩叶60g。捣烂,拌茶油少许同服。(《常用青草药选编》)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
  • 白马骨

    …茎叶一、二两,煎服,渣再煎熏洗。(《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偏头痛:鲜白马骨一至二两,水煎泡少许食盐服。(《泉州本草》) ⑥治咽喉炎:六月雪三至五钱,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⑦治牙痛:白马骨一两半,合乌贼鱼干炖服。(《泉州本草》) ⑧治鹅口疮:白马骨叶一握,稍捣,浸米泔,取汁洗口内。(《闽东本草》) ⑨治恶疮瘰疬,蚀息肉,白癜风:白马骨、黄连、细辛、白调(一作’…
  • 椿白皮

    …去腹皮垢腻,以火烘热药,贴痞块上,其初微痛,半日后即不痛,俟其自落。或加麝香少许,贴后,周围破烂出水。(《岭南采药录》) ⑦治胃溃疡出血:椿芽木皮烧存性、金银花藤八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香椿树根皮六钱。水煎服。(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各家论述 ①朱震亨:"椿根白皮,性凉而能涩血。凡湿热为病,泻痢、浊带、精滑、梦遗诸证,无不用之。有燥…
  • 冰片

    …方》)。 2、目赤肿痛,喉痹口疮。本品苦寒,有清热止痛、泻火解毒、明目退翳、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治疗目赤肿痛,单用点眼即效,也可与炉甘石、硼砂、熊胆等制成点眼药水,如八宝眼药水(《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细末,吹敷患处,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治疗风热喉痹,以冰片与灯心草、黄柏、白矾共为末,吹患处取效(《濒湖集简方》)。 3、疮疡肿痛,疮溃…
  • 芒硝

    …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 (2)过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芒硝 拼音注音 Mánɡ Xiāo 别名 盆消(《本草图经》),芒硝(《医学启源》)。 出处 《别录》 …
  • 鸡骨草

    …敷。 复方 ①治黄疸:鸡骨草二两,红枣七、八枚。煎服。(《岭南草药志》) ②治瘰疬:鸡骨草六斤,稀莶草四斤。研末,蜜为丸,每丸重一钱。日服三次,每次二丸,连服二至四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取干鸡骨草全草2~3两(儿童1~2两),瘦猪肉2两,加水1000毫升同煎。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为止.治疗44例,治愈42例,…
  • 苦楝皮

    …) ⑩治虫牙痛:苦楝树皮煎汤漱口。(《湖南药物志》) ⑾治蛇咬伤:苦楝树二层皮、韭菜各四两,加米酒半斤、醋四两,炖热放凉后用。伤口先行扩创,用药酒自上而下外擦,药渣外敷,内服少许药酒。(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临床应用 苦楝皮驱蛔虫,民间使用已久,疗效确实。解放后,各地临床报道,病例数以万计。但在实践过程中,对药用部分的选择、制备、剂量、服法等均不一致,其驱虫效果及毒性反应差距也很大。现…
  • 洋金花

    … 临床应用 ①用于麻醉 相传我国名医华佗早在公元200余年,就曾应用"麻沸散"作为麻醉剂为病人施行刮骨、剖腹手术。近年来,继针刺麻醉之后,又进一步采用了以洋金花为主的中药麻醉,获得初步成功。基本处方为:洋金花,生草乌、川芎、当归。给药途径:目前计采用口服、灌肠、肌肉注射、静脉点滴、穴位注射(耳穴、鼻穴)及耳根非穴位麻醉等6个途径给药,麻醉效果相似。据临床应用425人次的介绍,其中有高年老人及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