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10590 个相关结果.
  • 白黄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女阴溃疡 白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主治女阴溃疡。 组成 白矾15g,甘草1.5g,大黄31g。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外用。主治 女阴溃疡。
  • 疮疖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疮疖 疮疖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主治疮疖。 组成 生地15克,甘草9克,白蔹9克,土茯苓15克,入地金牛6克,甘菊9克,苦参6克,土兔冬6克,地肤子9克。用法用量 水煎,内服。主治 疮疖。
  • 珠蛤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清热燥湿 珠蛤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组成 熟石膏62g,煅蛤粉31g,黄柏15g,冰片少许。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麻油调敷。功用 清热燥湿。主治 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 公英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脓疱疮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公英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脓疱疮。 组成 蒲公英31克,一见喜6克,淡黄芩9克,二宝花9克,野菊花9克,车前草12克,龙胆草3克。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 脓疱疮。方义 本病多为感受暑湿热毒之邪,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
  • 丁桂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阴证肿疡疼痛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丁桂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效。主治阴证肿疡疼痛。临床常用于小儿脾虚泄泻,风寒泄泻。 组成 丁香、肉桂各等份。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共研细末,撒在药膏上,烘热后贴患处。2.现代用法:本药2~3g,用藿香正气水调糊敷脐上,再以纱布敷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1次。功用 祛…
  • 荆芥蝉蜕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慢性湿疹 祛风燥湿,凉血解毒 荆芥蝉蜕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具有祛风燥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慢性湿疹。 组成 荆芥9g,蝉蜕9g,银花9~15g,川柏9g,茯苓9g,丹皮9g,赤芍9g。用法用量 水煎,内服。功用 祛风燥湿,凉血解毒。主治 慢性湿疹。加减化裁 多量鳞屑,加当归、生地、首乌以养血润燥;皮色…
  • 羚羊三黄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紫斑,火热型者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 羚羊三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之功效。主治紫斑,火热型者。 组成 羚羊角1~1.5克,生地12克,生黄柏9克,黄连6克,黑栀子12克,白芍9克,金银花18克,丹皮9克,陈皮6克,白茅根15克,甘草2克,阿胶12克。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
  • 苍耳散《七十名中医临证特效方》

    …十名中医临证特效方》 风寒感冒头痛,遇寒嚏喷频频,或鼻痒,或流涕(清涕为寒,浊涕为热)或因鼻炎而引起的眉棱骨痛疼,脉象缓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苍耳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七十名中医临证特效方》。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遇寒嚏喷频频,或鼻痒,或流涕(清涕为寒,浊涕为热)或因鼻炎而引起的眉棱骨痛疼,脉象缓。 组成 苍耳子6g,白芷3g,辛夷3g。用法用量 用…
  • 釜底抽薪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口炎,虚火者 釜底抽薪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主治口炎,虚火者。症见口色淡红,满口白斑微点,轻度溃烂,显露裂纹,夜间潮热,不渴,便溏尿数,舌质红无苔,脉虚。 组成 吴茱萸15g,胡黄连9g,大黄9g,生南星15g。用法用量 上为极细末。外用,一岁以下每次3g,一岁以上每次6g,用醋调,涂两足心。主治 口炎,虚火者。运用 …
  • 益气救脱汤《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产后气虚血崩之轻证 峻补元气,止血固脱 益气救脱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具有峻补元气,止血固脱之功效。主治产后气虚血崩之轻证。 组成 人参、三七粉。用法用量 将人参煎浓汤,冲入三七粉。热服。原方无用量。功用 峻补元气,止血固脱。主治 产后气虚血崩之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