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104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苏木行瘀酒
处方 苏木70g 白酒500ml
炮制
将苏木捣成碎末,放入锅内;倒入水、酒各500ml,上火煎煮,取500ml;候温,过滤去渣,分作三份。 功能主治 行血祛瘀,止痛消肿。主治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 每次1份,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注意 孕妇忌饮此酒。 摘录 《民间单验方选编》
姜术丸
处方 苍术(米泔浸,切,炒)1两,干姜(
炮制
)1两,马蔺花1两,芫花(醋炒焦)1两,五灵脂(去土)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卒疝,少腹与阴相引,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金铃子圆
处方 金铃子(去核.炒)四两,益智仁、葫芦巴(炒)、石菖蒲、破故纸(炒)、茴香(炒)、巴戟(去心),各二两;木香、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一两。
炮制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圆,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 用法用量 每五十圆,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神照散
处方 木香、白茯苓(去皮)、川芎、蒺藜(炒.去角)、人参、独活(去芦)、黄蓍(挫),各一两一分。附子(
炮制
.去皮脐)、远志(去心),各三分。萆薢、茵芋,各一两。栀子仁(二两)。 功能主治 治中风昏塞,肢体不收,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加至二三钱,空心日午夜卧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搜风散
处方 大黄(剉.半两) 郁李仁(去皮.半两) 川芎(一两) 枳壳(麸炒.一两) 麻子仁(一分) 槟榔(一枚) 木香(一分) 旋覆花(一两) 防风(一两) 青皮(去白.焙.一分) 牵牛(取头末二两.一两生用.一两炒)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风气,中脘不利,大便闭涩。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匕,临卧生姜茶调,老小加减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雄豆散
炮制
用雄黑豆紧小者,不限多少,以新汲水净淘漉干,频洒水,候生药,才及半,曝干炒熟,不退皮,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 治中风腰脚不随,筋急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至三钱匕,温酒调下,日三服。至半月后,患处觉有触动,是验也。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玉液圆
处方 寒水石(烧令赤.出大毒.水飞过)三十两,白矾(枯过.研细)、半夏(汤洗七次.为细末),各十两。
炮制
上合研,以白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壅,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除咳嗽,止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十圆,温生姜汤下,食后,临卧服,每服三十圆亦得。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连阿胶圆
处方 阿胶(碎炒)一两,黄连(去毛)三两,茯苓(去皮)二两。
炮制
上黄连、茯苓同为细末,水调阿胶末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烦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圆,温米饮下,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牛膝汤
处方 滑石八两,当归(去苗.酒浸)、木通,各六两;牛膝(去苗.酒浸.焙)、瞿麦,各四两;冬葵子五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产儿已出,胞衣不下,脐腹坚满,胀急疼痛,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两盏,煎至八分,去滓消热服,不拘时。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排脓托里散
处方 地蜈蚣、赤芍药、当归、甘草,各等分。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疮疖痈毒,及肠痈、背疽,或赤肿而未破,或已破而脓血不散,浑身发热,疼痛不可堪忍者。并治妇人奶痈,一切毒肿,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
4
5
6
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