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下屏尖耳穴
665
0001-01-01
《针灸穴位》
下屏尖耳穴,耳穴名。出自《针法灸法学》。别名肾上腺。位于耳屏下部外侧缘。主治低血压、昏厥、风湿性关节炎、无脉症、咳嗽、哮喘、感冒、中暑、疟疾、乳腺炎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名称 下屏尖耳穴别名 肾上腺 出处 《针法灸法学》隶属 耳穴位置 耳屏下部外侧缘主治 低血...
疔疮
773
2023-11-28
《针灸学-下》
疔疮 疔疮 疔疮为好发于颜面和手足部位,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的外科疾病。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疔,故名疔疮。又因发病部位和形状各异,而有不同名称。如生于人中部位的称:人中疔,生在鼻部的称:鼻疔,生于手指端的称:蛇头疔,疔疮旁有一根红丝蔓延的称:红丝疔。 〔病因病机〕 总由火热之毒为病。多由恣食膏粱厚味及酗酒等,以致脏腑蕴热,毒由内发,或因肌肤...
八邪穴
1763
0001-01-01
《针灸穴位》
八邪,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别名八关、八关大刺。位于手背,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尺神经手背支、尺神经肌支和手背动、静脉。主治局部病症、手背肿痛、手指麻木、手指关节疾患、头项五官病症、头痛、项痛、咽痛、目痛、牙痛、烦热、疟疾、毒蛇咬伤等。斜刺0.5-0.8寸。 名称 八邪穴别名 ...
至阴穴
1556
0001-01-01
《针灸穴位》
至阴,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独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0.1寸处。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浅刺0.1寸。 名称 至阴穴别名 独阴出处 《灵枢·本输》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位置 ...
《中国针灸学》
1020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针灸著作。承淡安编。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及治疗四篇。对针灸疗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成果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书中病名均用中西医对照方式。195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秉风穴
928
0001-01-01
《针灸穴位》
秉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上方冈上窝中。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表层为斜方肌,再下为冈上肌,有肩胛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主治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直刺或斜刺0.5-1寸。 名称 秉风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手太阳小肠经位置 位于肩胛...
肾虚感寒立时医
634
0001-01-01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针书云:泻合谷、补复溜,可以止汗;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余曾以合谷配复溜治两例肾虚感寒者,俱以平补平泻而立竿见影。 例一 凤某正当中年,体质素健。于1971年8月13日深夜一时许,遣人叩门邀诊。其时正值秋令燠热,而患者自裹棉被犹浑身颤抖,所卧之床随之格格作响。口中不时呻吟,且连连呼冷。询知数日前有洒淅之感,自恃体壮,未予留意。刻下则恶寒、头痛剧烈,虽复...
光彩穴
818
0001-01-01
《针灸穴位》
光彩,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位于头颞部,耳尖上0.2寸,再平行向前约0.1寸凹陷处,左右计2穴。主治流行性腮腺炎等。灯芯烧灸。 名称 光彩穴出处 《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头颞部,耳尖上0.2寸,再平行向前约0.1寸凹陷处,左右计2穴主治 流行性腮...
七、臀上皮神经炎
712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概述】急性臀上皮神经炎,多由于闪挫、扭伤筋脉,气血瘀阻所致。临床表现腰臀部剧烈疼痛,行动困难,下蹲和站起时疼痛加剧,可向大腿部放射。局部可有压痛。 【手穴治法】 选穴:中渚穴 操作:用30号1.5号毫针,沿经脉循行方向斜刺,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使针感沿经走行过腕过肘,如能过肩则更好。有少数病人,其针感可直达病所,效果尤为明显。如无针感传导,可采用苍龙摆...
绝经前后诸证
772
2023-11-28
《针灸学-下》
绝经前后诸证 绝经前后诸证 妇女在四十九岁左右,月经开始终止,称为绝经。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经行紊乱,头晕,心悸、烦躁,出汗,情志异常等症状,多为:绝经前后诸证。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类似本病,可参照本节诊治。 〔病因病机〕 妇女绝经前后,天癸将竭,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冲任亏虚,或肾阴不足,阳失潜藏,肝阳上亢;或因劳心过度,营血亏损;或因肾阳虚衰...
1..
«
63
64
65
6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