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23448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加味泻白散
906
0001-01-01
《中药方剂》
《症因脉治》卷一:加味泻白散 处方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柴胡、钩藤、苏梗、桔梗、山栀。 功能主治 恼怒伤肝,木火刑金,内伤腋痛。 摘录 《症因脉治》卷一 《麻症集成》卷四:加味泻白散 处方 炙桑皮、骨皮、竹叶、荆芥、力子、甘草、元参、薄荷、木通、赤芍、连翘。 功能主治 麻...
五、腕管综合征
650
0001-01-01
《中医伤科按摩学》
腕管综合征,又称腕部正中神经受挤压症。是由于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到挤压所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神经症状,临床并非少见。但其诊断上易被疏忽,或被误诊为风湿病、末梢神经炎,而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病因病理】腕管位于腕部掌面,由腕关节掌侧横韧带(宽约1.5~2厘米,长约2.5~3厘米)与背侧的8块腕骨组成的凹面一起构成骨性纤维管。管内有正中神经和拇长屈肌腱及4个手指的...
第二节 鼻窦创伤(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nasal sinus )
781
0001-01-01
《耳鼻咽喉外科学》
鼻窦创伤(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nasalsinus )因上颌窦及额窦位置较表浅,受创伤的机会较多,以上颌窦最多,额窦次之,筛窦较少,蝶窦因位于深处更为少见。平时以工伤及交通事故;战时各种火器伤,以枪弹及弹片伤多见。由于鼻窦的解剖、生理特点,损伤时有下列特点: (一)常并发眼眶、颧骨、上颌骨、上牙槽和颅脑损伤。 (二)几个鼻...
九分散
669
0001-01-01
《中药方剂》
《中国药典》:九分散 处方 马钱子粉(调制)250g 麻黄250g 乳香(制)250g 没药(制)250g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至深黄褐色的粉末,遇热或重压易粘结;气微香,味微苦。 炮制 以上四味,除马钱子粉外,其余麻黄等三味粉碎成细粉,与马钱子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卷三
580
0001-01-0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变蒸论 小儿在母腹中。胎化十月而生。则皮肤筋骨腑脏气血虽已全具。而未充备。故有变蒸者。是长神智。坚骨脉也。变者易也。蒸者热也。每经一次之后。则儿骨脉气血稍强。精神性情特异。是以圣济经言。婴孺始生。有变蒸者。以体具未充。精神未壮。尚资阴阳之气。水火之济。甄陶以成。非道之自然。以变为常者哉。故儿自生。 每三十二日一次者。以人两手十指。每指三节。共...
(拼音R)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332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热汗 证名。即阳汗。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详阳汗条。 热膈 病名。五膈之一。《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热鬲之为病,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骨烦四支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参见五膈条。 热格 热邪阻格。《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甚则心痛热格...
第一节 脏腑证治法
1455
2023-11-28
《中医儿科学》
第一节 脏腑证治法 第一节 脏腑证治法 (一)肝 钱仲阳云,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 “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泻青丸治肝热搐搦,脉洪实”(急惊风)。(《小儿药证直诀》) 万密斋,“肝之窍在目,目赤痛者,肝热也,宜泻青丸加黄连,作丸服之:目中白膜遮睛者,肝虚也,宜泻青丸去大黄、栀子、加甘菊花、木贼、蝉蜕作丸服之。”(...
1..
«
63
64
65
6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