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18756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一九○三五·华佗阉豕秘方
605
0001-01-01
《华佗神方》
凡豕经阉割后,则性静而易驯,且发育亦较易,其期以春秋二季为佳,牝牡阉法,述如下∶ (一)牡豕阉法∶凡牡豕未逾四十二日者,即可自其肾囊底部割之。摘取其肾子,并将其筋割断。若已逾四十二日,宜以线系其筋于伤口之处。至豕之已逾二、三年以上者,则宜先缚其四足,一人将其全身压住,一人以左手握肾囊,右手操刀,自囊下割开,取出肾子,并割断其筋,其伤口亟以两指合之,则易于平...
疮疡辨脓血论
602
0001-01-01
《洞天奥旨》
疮疡治法,断不可因循失治.致养成脓,往往火毒势大,烂成如盆之大,而不可救疗。所贵于未成脓之先,而急内消之也。然既已成脓,乌可无辨之法乎?辨法奈何?疮有生熟,脓有深浅多少,按其疮头之痛与不痛、软与不软而知之也。微按之而辄痛者,脓浅也;大按之而痛者,脓深也;按之坚厚不甚热痛者,未成脓也。按之软薄而即起者,有脓也;不复起者,无脓也。有脓可针,无脓不可针也。脓深者,...
第三节 筋瘤
673
0001-01-01
《中医外科学》
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筋瘤好发于下肢,相当于西医下肢静脉曲张交错所形成的静脉团块。 [病因病机] 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筋脉纵横,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
第四十六章 疲乏预兆(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599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疲乏预兆的理论基础 疲乏,是疾病的极常见且极重要的信号,疲乏分为三种性质,即: 1.生理性疲乏 包括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之后产生的乏力神倦现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休息即可好转。 2.病理性疲乏 此种疲乏是由于疾患,包括躯体性疾患和精神性疾患所致(后者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无论急性疾病或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皆易使人体精、气、神损伤过度而导致疲劳。 ...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杂诊
814
0001-01-01
《黄帝内经太素》
编者按:自篇首至“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自“诊血脉者,多赤多热”至“手足温,易已也”,见《灵枢?论病诊尺第七十四》。“黄帝问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毋邪脉也。”一段,见《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自“帝曰:诊得心脉而急”至“病之变化,不可胜数”,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自“黄帝曰;有病厥者”至“故肾为...
卷之二
727
0001-01-01
《针灸大全》
[卷之二] 标幽赋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夫今人愈疾,岂离于医治。劫病之功,莫妙于针刺。故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正此之谓。 察岁时于天道。 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岁时者,春暖、夏热、秋凉、冬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
萆薢
1113
0001-01-01
《本草百科》
《中药大辞典》:萆薢 拼音注音 Bì Xiè 别名 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山田薯、土薯蓣(《泉州本草》),麻甲头(《广东中医》5(11):500,1960)。 出处 《本经》 来...
三、拟用诸法(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30
0001-01-01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一)解肌散表法 『方歌』 解肌散表风伤卫,头痛畏风热汗随。 桂枝白芍粉甘草,生姜大枣调营卫。 『药物』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方解』 主治风邪伤卫,头痛畏风,发热有汗等症,此仲景之桂枝汤也。桂枝走太阳之表,专驱卫分之风,白芍和阴护营,甘草调中解热,姜辛能散,枣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也。 (二)微辛轻解法 『方...
1..
«
65
66
67
68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