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0637 个相关结果.
  • 海螵蛸散《实用中医偏方》

    《实用中医偏方》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制酸止痛,消积导滞 海螵蛸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实用中医偏方》。具有制酸止痛,消积导滞之功效。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组成 海螵蛸10g,川贝母30g,川楝子10g,鸡内金15g。用法用量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g,早晚各服1次。功用 制酸止痛,消积导滞。主治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白黄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女阴溃疡 白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主治女阴溃疡。 组成 白矾15g,甘草1.5g,大黄31g。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外用。主治 女阴溃疡。
  • 疮疖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疮疖 疮疖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主治疮疖。 组成 生地15克,甘草9克,白蔹9克,土茯苓15克,入地金牛6克,甘菊9克,苦参6克,土兔冬6克,地肤子9克。用法用量 水煎,内服。主治 疮疖。
  • 珠蛤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清热燥湿 珠蛤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组成 熟石膏62g,煅蛤粉31g,黄柏15g,冰片少许。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麻油调敷。功用 清热燥湿。主治 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 公英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脓疱疮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公英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脓疱疮。 组成 蒲公英31克,一见喜6克,淡黄芩9克,二宝花9克,野菊花9克,车前草12克,龙胆草3克。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 脓疱疮。方义 本病多为感受暑湿热毒之邪,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
  • 丁桂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阴证肿疡疼痛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丁桂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效。主治阴证肿疡疼痛。临床常用于小儿脾虚泄泻,风寒泄泻。 组成 丁香、肉桂各等份。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共研细末,撒在药膏上,烘热后贴患处。2.现代用法:本药2~3g,用藿香正气水调糊敷脐上,再以纱布敷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1次。功用 祛…
  • 扶气止血汤《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医妇科治疗学》 妊娠气虚胎漏,时而下血,其量较多,精神疲倦,心累气短,饮食无味,腰胀腹不痛,舌淡红苔薄,脉滑而缓 补气固胎 扶气止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妇科治疗学》。具有补气固胎之功效。主治妊娠气虚胎漏,时而下血,其量较多,精神疲倦,心累气短,饮食无味,腰胀腹不痛,舌淡红苔薄,脉滑而缓。 组成 泡参四钱,白术二钱,熟地、续断、焦艾各三钱,桑寄生五钱,黄芪三钱。用法用量 …
  • 加减五苓散《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医妇科治疗学》 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瘘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温运脾阳,渗湿利水 加减五苓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妇科治疗学》。具有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之功效。主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瘘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组成 桂木、白术、茅术、泽泻、猪苓各二钱,砂壳一钱半,云苓皮四钱,扁豆壳八钱。用法…
  • 生化通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医妇科治疗学》 月经先后无定期,属血瘀实证,小便黄少,脉沉弦有力 活血逐瘀 生化通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妇科治疗学》。具有活血逐瘀之功效。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属血瘀实证,小便黄少,脉沉弦有力。 组成 酒丹参四钱(12g),香附、土牛膝各三钱(9g),当归尾、桃仁各二钱(6g),红花一钱(3g),泽兰四钱(12g)。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功用 活血逐瘀。主治…
  • 开郁逐瘀汤《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医妇科治疗学》 产后血晕偏于气郁者,面色苍黯,胸脘及两肋满闷,腹膨胀而痛,时有昏迷,恶露不下或下甚少,舌淡苔薄,脉沉弦 开郁散结 开郁逐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妇科治疗学》。具有开郁散结之功效。主治产后血晕偏于气郁者,面色苍黯,胸脘及两肋满闷,腹膨胀而痛,时有昏迷,恶露不下或下甚少,舌淡苔薄,脉沉弦。 组成 香附、郁金、延胡各三钱(9g),归尾、川芎、青皮、枳壳各二钱(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