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043 个相关结果.
  • 使君子圆

    处方 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川芎,各一分;使君子仁(浸.去黑皮)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圆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五疳,脾胃不和,心腹膨胀,不进饮食,渐致羸瘦,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三岁以上一粒,已下半粒,陈米饮化下。大治小儿腹痛。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石楠肤子酒

    处方 石楠叶50g 地肤子50g 当归50g 独活50g 白酒500ml 炮制 将上述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与酒共置于锅中,上火煎煮数10沸;冷却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 除风湿,和血止痒。主治风毒瘾疹。 用法用量 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 《民间验方》
  • 四顺理中圆

    处方 甘草(炙微赤)二两,人参(去产)、干姜(炮)、白术,各一两。 炮制 上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新产血气俱伤,五脏暴虚,肢体羸乏,少气多汗。 才产直至百,每日常服,壮气补虚,调养脏气,蠲除馀疾,消谷嗜食。 用法用量 每三十圆,米饮温下,空心,食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犀角搜风丸

    处方 干生姜(半两) 木香(半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车前子(一两) 木通(一两) 青皮(去白.三两) 陈皮(去白.二两) 枳实(麸炒.二两) 牵牛(取头末.四两) 犀角(镑.一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下痰解结顺气。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菩萨散

    处方 荆芥穗一两半,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炒)、白蒺藜(炒)、防风(炒),各二两;甘草(炒)一两。 炮制 上并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眦肿痒,或时赤痛,耳鸣头眩。 用法用量 不拘时,入盐少许,沸汤或酒调下一大钱,神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蛇胆川贝散

    … 处方 蛇胆汁100g 川贝母600g 性状 本品为浅黄色至浅棕黄色的粉末;味甘、微苦。 炮制 以上二味,川贝母粉碎成细粉,与蛇胆汁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即得。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3~0.6g,一日2~3次。 规格 每瓶装(1)0.3g(2)0.6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
  • 驻景圆

    处方 车前子、熟干地黄(净洗.酒蒸.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别研为末)五两。 炮制 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多见黑花,或生障翳,视物不明,迎风有泪。 久服补肝肾,增目力。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日二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三味地黄酒

    处方 生地黄(切)100g 大豆(炒)200g 牛蒡根(切)100g 酒2000ml 炮制 1. 将上述药材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放入酒中浸泡,密封; 3. 5日后开启,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 补肾除烦,祛风止痛。治疗心烦,关节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 不限时,随量服用。 摘录 《山居备用》
  • 息神丸

    处方 硫化铅、生赭石、芒硝,各二两。朱砂、青黛、硼砂,各一两。黄丹五钱。 炮制 共为细末,复用生怀山药四两为细末,焙熟,调和诸药中,炼蜜为丸二钱重。 功能主治 治神经之病。用于头迷心乱,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 当空心时,开水送服一丸,日两次。 摘录 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 益智散

    处方 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 炮制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