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14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济阴汤
…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效,使邪毒清,瘀热散则诸症可愈。运用 辨证要点为产后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恶露少而臭秽,口苦烦躁,舌红脉数。临床常用于治产褥感染、乳痈等属热毒郁结者。加减化裁 如热毒盛者,可酌加蒲公英、青天葵以清解热毒;如瘀滞偏盛者,加蒲黄、五灵脂、丹参以活血化瘀:如兼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清热泻下。使用注意 如发热盛而出现痉厥者,应采用中西
结合
积极抢救,不…
泻青丸
… 功效 清肝泻火。 主治 主治肝经郁火,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鼻窦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等病症。 1.鼻窦炎:以本方加味口服
结合
静滴灭滴灵治疗20例,疗程为1~3周,以临床症状的消失判断疗效。结果:病例全部有效,其中急性5例,均在6日内治愈;慢性病例中,痊愈10例,好转5例,治疗时间最短9日,最长21日。(《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清宫丸
…其防病治病,免除梅毒、淋病等性病之害,或以门诊拟方治疗前述诸症,莫不奏效。近年来经临床实践证明其总有效率达98%。组方中所含苦参、香附、椿皮等中药具有杀灭阴道滴虫,抗真菌,除热解毒、祛腐生肌等功效,
结合
人体内部温度、湿度而增效。 处方 苦参、香附、椿皮、冰片等。 性状 深色丸粒。 功能主治 抗菌消炎、杀虫止痒、清热燥湿、收涩止带、祛腐生肌等。各类阴道炎、滴虫、带下、子宫肿瘤…
温肾益气汤
…结代方义 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是指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喘咳、足肿、心悸、脉细数无力或结代为主证。证属心脾肾之阳气虚衰,痰饮水气上凌心肺,肺失肃降,极易发生厥脱。本方取苓桂术甘汤和消水圣愈汤并
结合
长期临床经验化裁而成,用附子、肉桂助心脾肾之阳气;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化水湿;麻黄、生姜散饮平喘。全方功能健脾温阳,化饮平喘,标本兼治。运用 诊断要点:心悸,气喘,下肢水肿,头晕乏力…
三品一条枪
…次可将癌组织全部腐蚀,待坏死组织脱尽后,取话体组织送病理检查,证实局部无癌组织存在时,改用四环素软膏涂布,使新生肉芽组织形成鳞状上皮覆盖。结果:全部治愈,随访5年4例,4年3例,均无复发。(《中西医
结合
杂志》1989年第8期) 方解 三品一条枪主要用于治疗脑疽,发背,痈毒恶疮,瘰疬赘瘤,瘘管痔疮。方用砒石蚀疮去腐,雄黄解毒杀虫,合以乳香活血消肿,明矾敛疮收口。本品有毒,不可入口。外用亦须慎…
黑布药膏
…用。 功效 破瘀软坚。 主治 主治瘢痕疙瘩、疖、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科术后,疮疡、创伤愈合后,以及烫火灼伤之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中西医
结合
治疗瘢痕疙瘩68例。方法:①首次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采用瘢痕内注射确炎缩松A注射液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液,比例通常为2:1。注射至瘢痕呈橘皮样苍白为止,注意止血,保护针眼,预防感染。②黑布药膏…
小金丹
…45.00%),有效77例(19.25%),无效15例(3.75%),总有效率96.25%。(《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第10期) 3.肺癌:以小金丹合中药汤剂治疗38例,与5-Fu、MMC、MTX
结合
中药汤剂治疗30例对照。疗程为9个月,以肿块、胸痛、胸腔积液等症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78.9%,乙组总有效率为70.0%。(《浙江中医杂志》2000年第6期) 方解 方中木鳖…
五虎追风散
… 功效 祛风痰,止痉抽。 主治 主治破伤风。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破伤风、血管性头痛、抽动秽语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痉症等病症。 1.破伤风:中西医
结合
治疗86例破伤风患者,其中1990年以前收治的患者均采用西医相关治疗,1990年以后在减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从患者入院即给予“玉真散”“五虎追风散”加减治疗。结果:1990年以前的24例患者,病程…
茵陈五苓散
…程为9日,以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总胆红素恢复正常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率治疗组71.4%,对照组44.4%;总有效率治疗组92.8%,对照组7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用中西医
结合
临床》2010年第2期) 3.痛风关节炎:本方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60例,与别嘌醇作对照,疗程4周,以症状完全消除、血尿酸、血沉检查恢复正常为痊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61.67%,对照组23, 33%…
清燥汤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73%。(《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第8期)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痿证、厥证。方用补气之黄芪,益肾固本之地黄,配以滋阴养血润燥之麦门冬、当归,化湿之茯苓、泽泻、白术、苍术、猪苓等。临床应用以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步不正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通过经络针灸、舒经活络推拿
结合
清燥汤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一定临床疗效。 方歌 清燥二术与黄芪,猪泽…
1..
«
5
6
7
8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