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 扁平疣

    904 2023-11-28 《针灸学-下》
    扁平疣 扁平疣 疣为发生于皮肤浅表部的小赘生物。通常分为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跖疣和丝状疣等,病毒性感染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本节仅叙述扁平疣。 〔病因病机〕 扁平疣多由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肝气郁结,气血凝滞,发于皮肤而成。 〔辨证论治〕 本病为表面光滑的扁平小疣,如米粒或黄豆大小,呈淡褐色,或正常肤色,一般无痛痒。 体针 治则 清...
  • 上病下取

    658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①治疗学术语,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上,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如呃逆、反胃由于阳明腑实者,用承气汤法;久喘用补肾纳气法;头晕取太冲、丰隆等。本法的运用,当以谨守病机为前提,结合病因、脏腑经络辨证,注意整体联系以及上下升降的调节。 ②针灸取穴原则...
  • 卷首

    1106 0001-01-01 《扁鹊心书》
      序   《灵》、《素》为医家正传,后世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虞世、朱肱,皆不师《内经》,惟采本草诸书,各以己见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王叔和、朱肱乌可与仲景同列,若云仲景不师《内经》,试观《伤寒》、《金匮》二书,不本《灵》、《素》之旨,宁有如是精深之论乎?)至皇甫士安、巢元方、王冰等,虽学《素问》,而不得方学之传,亦根据前六...
  • 高骨穴

    1104 0001-01-01 《针灸穴位》
    高骨,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大成》。位于手腕掌侧桡侧缘,桡骨茎突部,于掌后寸部0.5寸处取之,即太渊穴斜前外方,左右计2穴。皮肤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分布。主治手指麻木、扳机指、腕关节痛、手部感染等。向大鱼际部沿皮斜刺0.5-1寸。 名称 高骨穴出处 《针灸大成》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手腕掌侧桡侧缘...
  • 卷四百九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 钦定四库全书 普济方卷四百九   明 周王朱橚 撰鍼灸门 明堂灸经序 夫玄黄始判上下爰分中和之气为人万物之间最贵莫不禀隂阳气度作天地英灵头象圆穹足模厚载五脏法之五岳九窍以布九州四肢分彼四时六腑配乎六律瞻视同於日月呼吸犹若风云气血以类江河毛髪比之草木虽继体於父母悉取象於乾坤贲且若斯命岂轻也是以立身之道济物居先保夀之宜治病为要草木...
  • 上明穴

    1499 0001-01-01 《针灸穴位》
    上明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上承泣、上清明、东明三、望北京、鱼下、鱼腰下。在额部,眉弓中点垂线,眶上缘下凹陷中。主治各种眼病、屈光不正、近视、复视、白内障、迎风流泪、眼底出血、上睑下垂、视神经萎缩、面瘫等。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直刺0.5-1寸。 名称 上明穴别名 上承泣、上清明、东明三、望北京、鱼下、...
  • 鞋带穴

    1655 0001-01-01 《针灸穴位》
    鞋带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位于足踝关节的前面,内外踝高点联线与胫骨前肌外侧缘的交点下0.3寸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及足背皮下神经,深层有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主治小儿惊厥、角弓反张、足跗肿痛等。艾炷灸3-7壮。 名称 鞋带穴出处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隶属 经外奇穴...
  • 天柱穴

    946 0001-01-01 《针灸穴位》
    天柱,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在斜方肌起始部外侧缘,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鼻塞、目痛、癫狂痫、热病。直刺或斜刺0.5-0.8寸。 名称 天柱穴出处 《灵枢·本输》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位置 ...
  • 头痛

    1170 2023-11-28 《针灸学-下》
    头痛 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以病史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为限。若属某些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兼症,不在此类。 〔病因病机〕 风湿头痛:感受风寒湿邪,留滞于头部经络,气血痹阻,遂致头痛。若风寒得解,则其病停止,但因湿邪内伏,每遇阴雨风寒天气则复发,故俗称头风。 肝阳头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