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4588 个相关结果.
  • 臭李子

    …花柱2-3浅裂或半裂;雄花的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核果球形,熟时黑色,直径5-7mm,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长1-1.2cm。种子卵圆形,黄褐色,背侧有狭纵沟。花期5-6月,果期7-10月。 化学成分 果实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另含山柰酚(kaempferol)。 性味 苦;甘;凉;有小毒 注意 鲜生品慎服。内服不可过量。 1.《中…
  • 香茅

    …性,线形或披针状线形,无芒,尖锐;第1颖先端具2微齿,脊上具狭翼,背面微凹而在下部凹陷,脊间无脉;第2外稃先端浅裂,具短尖头而无芒;有柄小穗铅紫色。 本植物的根(香茅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 茎叶含挥发油0.4~0.8%,其中主要成分柠檬醛,含量达75~85%。又含少量香茅醛、牻牛儿醇和甲基庚烯酮。 药理作用 香茅的挥发油有抗真菌(如委内瑞拉链丝菌等)作用。曾有报告,叶、…
  • 鱼草

    …"叶",是单细胞的。繁殖时在"叶"腋中形成卵形的卵囊,卵囊下面有球形的精子囊,进行有性繁殖;也能进行营养繁殖。 生长于淡水中,特别是含有钙质和硅质的水中,在有粘泥和流动缓慢的池塘中生长繁茂。 化学成分 含粗蛋白10.00~17.94%,碳水化物31.50~42%,灰分6.10%,氮1.60~2.87%(干重),葡萄糖12.40%,木糖1.60%和鼠李糖0.65%(干重)。尚含天门冬氨酸、胱…
  • 鳑魮鱼

    …2,9-11,超点在体中部。臀鳍起点正上方后黑色纵纹更为显着。鳃孔后方第1个侧线鳞及4、5个侧线鳞上均有1个很不明显的黑斑。雌鱼具长的产卵管,背鳍前部有1个大黑点,尾部上的纵纹比 雄鱼为细。 化学成分 肌肉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胆甾醇(cholesterol),胡萝卜素(carotene),葡萄糖=-6-磷本以脱氢酶(glucose-6-phosphodehydrogenase),…
  • 大白顶草

    …某些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吡咯衍生物),皆属强的烃化剂,因此有人认为,双稠吡咯定对肝、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及其他作用,皆与其烃化作用有关。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senecio alkaloids)。 鉴别 本类生物碱引起肝脏毒性,在化学结构上必需具备3条:1.千里光原碱应有双键;饱和者如阔叶千里光碱(Platyphylline)即无肝脏毒性。2.千里光原碱上的伯醇基必需酯化,特别是…
  • 翅子木

    …截形或近圆形,并有浅裂或突尖,全缘,浅裂或有粗齿,基部心形,叶面被稀疏的毛或几无毛,叶背密被淡黄色或带灰色的星状茸毛,基生脉7-12条,叶脉在叶背凸出,革质。叶柄粗壮,有条纹。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 树皮含酸性多糖(acidic polysaccharide),胱氨酸(cyst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酪氨酸(tyro-sine)及亮氨酸(leucin…
  • 白千层叶

    …腹痛泄泻,风疹,湿疹。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 拼音注音 Bái Qiān Cénɡ Yè 出处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1~1.5%,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占50~65%,其次为松油醇、醛类等。 性味 辛涩,温。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 复方 ①治风湿骨痛,神经痛,肠炎腹泻…
  • 鹅胆

    …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清热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痔疮,杨梅疮,疥癞。 《中药大辞典》:鹅胆 拼音注音 é Dǎn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 化学成分 胆汁含鹅脱氧胆酸。 性味 《纲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纲目》:"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涂抹之自消。" 复方 治痔疮有核:白鹅胆二、三枚(取汁),熊胆二分,…
  • 猕猴桃枝叶

    …》:猕猴桃枝叶 拼音注音 Mí Hóu Táo Zhī Yè 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枝叶。 化学成分 参见"猕猴桃藤中汁"条。 功能主治 《开宝本草》:"杀虫。" 复方 ①治妇人乳痈:鲜猕猴桃叶一握,和适当的酒糟,红糖捣烂,加热外敷,每天早晚各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烫伤:猕猴桃叶,捣烂,加石灰少许,敷患处。(《湖南药…
  • 银白杨叶

    …外被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和气孔。栅栏组织细胞2列,海绵组织细胞长方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略近环状,中柱鞘纤维断续环列,主脉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组织。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和方晶。 化学成分 叶含O-β-D-吡喃葡萄糖基-9-β-D-呋喃核糖基二氢玉蜀黍嘌呤(O-β-D-glucopyranosyl-9-β-D-ribofuranosyl-dihydrozeatin),O-β-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