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4470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华佗穴
941
0001-01-01
《针灸穴位》
华佗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太平圣惠方》。位于足大趾胫侧缘与爪甲根相平,距爪甲0.5寸处,隐白穴外下0.4寸取穴,左右计2穴。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趾背神经。主治颈椎病、神经性头痛、睾丸炎、精索炎、腹胀泄泻、卵巢炎、泌尿系感染等。直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 名称 华佗穴出处 《太平圣惠方》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两宋时期医学家传记
120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刘翰 刘翰(919~990),宋初沧州临津(今河北沧县)人,世医出身。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后周显德二年(955),因进献《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医学著作,被周世宗柴荣任命为翰林医官。其书交由交馆收藏。宋大祖北征时,刘翰曾奉命随军从行。建隆初年(960),加升朝散大夫、鸿胪寺丞。建德初(963),太常寺考核翰林医官医疗...
鬼当
655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鬼当。在手拇指尺侧,当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直刺0.1-0.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痔疮
888
2023-11-28
《针灸学-下》
痔疮 痔疮 凡肛门内外有小肉突出的叫痔。如生于肛门内的为内痔,生于肛门外的为外痔,内外兼有的为混合痔。一般以内痔为多见。因痔核出现肿痛、瘙痒、流水、出血等症,所以通称痔疮。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饮食失调,嗜食辛辣甘肥;或泻痢日久,长期便秘;或劳倦、胎产等,均可导致肛肠气血不调,络脉瘀滞,蕴生湿热而成痔疮。 〔辨证论治〕 ...
程天祚
778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466年)南北朝时宋针灸学家。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人。精武技,为殿中将军。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助戍彭城,战败被俘,因善针术,受北魏拓跋焘赏识,封南安公。后逃归宋为山阳太守。撰有《程天祚针经》六卷、《灸经》五卷。均已佚失。
(拼音X)第八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14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下窍 人体部位名。指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下气海 经穴别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气海。见该条。 下气 ①人体下部之气。《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②症名。肠胃郁结,排泄气体,即矢气。《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下气,肠胃郁结病也。盖惟郁结,则肠胃之气不能健运,所...
金针赋针法
633
0001-01-01
《中医刺灸》
《金针赋》是一篇专论针法的著作,为明初针灸学家徐凤所写。 《金针赋》共分九节,内容以针刺手法为主,简明扼要,便于记诵,对后世影响很大。
脾发疽
759
0001-01-01
《证治准绳·疡医》
或问∶心窝下旁,生疽何如?曰∶此名脾发疽。毒由多食煎爆,醉饱入房,以致毒聚脾经而作,活命饮加桔梗、升麻。紫金丹、胜金丹汗之。壮实者,八阵散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稍迟则溃伤脾膜,脓如蟹沫者死。服药而呕,饮食不进者死。 或问∶一人年三十,胸前肋上,坚硬如石者尺许,寒热大作,饮食不进,遍身疼痛,烦躁不宁,胸膈填胀何如?曰∶凡在胸及胸之侧,或者肩前下延及胁,形...
(拼音M)第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748
0001-01-01
《中医词典k~l~m》
膜原 ①人体部位名。指胸腹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王冰注:“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 ②温病辨证中指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温疫论》:“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膜外气 病证名。水气病之一。此处“膜”字,作腹膜解;膜外气,指腹膜外、肌肤间之气肿、胀满。...
1..
«
70
71
72
73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