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24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黑圣丸《幼幼新书》
…卷三十七引《张氏家传》。主治妇人月水久不通,恶血攻刺,腹内疗痛,四肢干瘦。 组成 草乌(米泔浸三宿,洗去皮尖,薄切,晒干)三
十二
两,甘草(切,焙)、零陵香、藿香(各洗,锉,晒)、茅香、五灵脂(洗去沙土,晒)各四两,荆芥(锉,日晒)三两,没药(入白瓦盏内)、川芎、石膏(入伏龙肝五两,不煅)各一两,血竭(如无,用乳香,钵内研细)二两。用法用量 上药各为末,用好酒糊为丸,如大梧桐子…
连翘防风汤
…水1盏,煎7分。随儿大小,量数轻重与之。 注意 大小便自利者,不宜用。 摘录 《医学正传》卷八 《保婴撮要》卷
十二
:连翘防风汤 处方 连翘(研碎)、防风、黄连、陈皮、芍药、当归、独活、白蒺藜(炒、去刺)、荆芥、茯苓、黄芩、甘草、牛蒡子(炒、研)各等分。 功能主治 小儿肝脾风热时毒,头面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煎服。 摘录 《保婴撮要》卷
十二
荆沥汤《圣济总录》
…洗,焙)二两,人参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一两,栀子仁一两,甘草(炙)一两半,黄芩(去黑心)一两,川芎一两,桂(去粗皮)一两,细辛(去苗叶)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两,豉(炒微干)一合半,防风(去叉)一两,海桐皮一两,石膏一两半,竹沥(旋入)。用法用量 上除荆、竹沥外,㕮咀如麻豆大。每服
十二
钱匕,以水四盏,加生姜(切)一分,煎取二盏,去滓,入荆、竹沥各一合,更煎五沸,分四次服,…
白蒺藜丸《太平圣惠方》
…》卷二
十二
热毒风攻,头面瘙痒,如似虫行,时发风疹 清热,祛风 白蒺藜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二
十二
。具有清热,祛风之功效。主治热毒风攻,头面瘙痒,如似虫行,时发风疹。 组成 白蒺藜(微炒,去刺)三分,独活三分,羚羊角屑三分,防风(去芦头)三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三分,薯蓣三分,地骨皮三分,莽草(微炒)一两,葳蕤半两,苦参(锉)一两,枫香一两,蝉壳(微炒)半两。用法用量…
六生散
…两,商陆根2两,蜀附子(炮)2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风癫。 用法用量 菖蒲散(《圣惠》卷二
十二
)。 注意 忌猪肉、冷水、羊肉、饧、牛犬肉、蒜等。 摘录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医心方》卷十三引《范汪方》:六生散 别名 菖蒲散 处方 生地黄根2斤,生姜1斤,生菖蒲根1斤,生枸杞根1斤,生乌头1斤,生章陆根1斤。 …
木香宽中散
…皮(炮)人参各30克 麦芽(炒)45克 草豆蔻(去皮)白豆蔻(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制法 上
十二
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心脾痛,或泻不止,虚冷肠气。 用法用量 每服3克,入盐、生姜各少许,空腹时用沸汤点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证治准绳·类方》卷二:木香宽中散 处方 青皮 陈皮 丁香各120克 厚朴(制)500克 甘草(炙)1…
乳头散
… 黄耆(锉)7.5克 甘草(炙微赤,锉)7.5克 当归(锉,微炒)7.5克 赤芍药7.5克 木香7.5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夜啼不止,腹中痛。 用法用量 每服取少许着乳头上,就儿吃乳服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
十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乳头散组成 黄芪、甘草(炙)、当归、芍药、附子(炮)、干姜各等分。用法用量 …
芎归人参散
…散。 功能主治 治胎漏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加大枣2枚,水煎服。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方类聚》卷二四四引《胎产救急》补。 摘录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广济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芎归人参散组成 川芎、川当归、人参、阿胶(炒)各等分,大枣(擘)
十二
个。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三升,酒四升,合煮取二升米,分三服。…
参芪益气汤
…、陈皮、炙甘草各一钱。用法用量 水二钟,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煎至八分,食前服。功用 益气升阳,健脾益胃,敛阴生津,行气止汗。主治 气虚阳厥,脉伏,手足厥冷。加减化裁 阳虚,加附子(童便煮)一钱。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医书汇参辑成》:“阳厥气虚脉伏,手足厥冷,参芪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各一钱半,五味子
十二
粒,打碎,麦门冬去心,陈皮、甘草炙各一钱…
加味生化补中益气汤
…用茯苓,加黄耆1钱,五味子10粒。 摘录 《女科秘要》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味生化补中益气汤组成 川芎、茯苓各一钱,当归、人参各三钱,干姜四分,炙草五分,桃仁
十二
粒。用法用量 新罐煎服。主治 产后气短似喘。加减化裁 如汗多,不用茯苓,加黄芪一钱,五味子十粒。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胎产新书》:“产后气短似喘,气血犹未竭…
1..
«
70
71
72
73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