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904 个相关结果.
  • 阳和解凝膏

    …湿痹痛。 用法用量 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规格 每张净重(1)1.5g(2)3g(3)6g(4)9g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 《中国药典》 《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别名 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处方 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 活白凤仙梗120克 川附 桂枝 大黄 当归 肉桂 官桂 草乌 川乌 地龙 僵蚕 赤芍 白芷 …
  • 神秘散《杨氏家藏方》

    …,至第三日五更时,先吃糯米粥一盏,次服药,其毒物决下。如服药后觉小便涩,急煎灯心汤调琥珀末二钱服之,即恶核自小便出。琥珀末须预先研下,准备服。功用 攻毒祛瘀,祛风散结。主治 瘰疬。方义 斑蝥、黑牵牛辛行温通,入血分,消肿散结,祛风止痉荆芥穗祛风解表,宣通肿结。运用 本方以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为辨证要点。使用注意 《外科经验方》:若脉牢涩或…
  • 黄芩清肺饮

    …日1剂,日服3次。 摘录 杨大猷方 《外科正宗》卷四:黄芩清肺饮 处方 川芎1钱,当归1钱,赤芍1钱,防风1钱,生地1钱,干葛1钱,天花粉1钱,连翘1钱,红花1钱,黄芩2钱,薄荷5分。 功能主治 肺风、粉刺,鼻齄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食后服,用酒1杯过口。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叶氏女科》卷二:黄芩清肺饮 别…
  • 清凉膏

    …用量 用冷水调成膏,贴眼角上。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外科正宗》卷四:清凉膏 处方 石灰60克 功能主治 治烫伤,烧伤,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用水500毫升,搅混澄清,取清汁125毫升,加香油60毫升,以筷子搅打千百下如糊,取面上稠者,涂擦伤处。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清凉膏 处方 当归30克 紫草6克 …
  • 生肌散

    … 《外科正宗》卷三:生肌散 处方 石膏 轻粉 赤石脂各30克 黄丹(飞)6克 龙骨 血竭 乳香 潮脑各9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祛腐活血,生肌长肉。治多骨疽,腐骨脱出,肌肉生迟,不能收敛。 用法用量 先用甘草、当归、白芷各3克,煎汤洗净患处,用此干掺外用,软油纸盖贴,二日一洗一换。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三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生肌散 处方 …
  • 回阳散

    …《外科传薪集》 痈疽阴疮,皮色不变,漫肿无头,坚硬疼痛,风痹脚气,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寒热流注,鹤膝风 温经活络,消肿止痛 回阳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传薪集》。具有温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痈疽阴疮,皮色不变,漫肿无头,坚硬疼痛,风痹脚气,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寒热流注,鹤膝风。 《外科传薪集》:回阳散 处方 煨姜90克 肉桂15克 赤芍(炒)90克 南星30克 草乌(炒)90克 白芷…
  • 金液戊土丹

    …安神志,辟瘴辟瘟。主脱疽及疔毒发背,先因纵食膏粱厚味法酒,又或丹石补药,勉力入房,多致积毒脏腑,久则胃汁中干,肾水枯竭,不能上制心火,以致消渴、消中、消肾。饶食多干,能食多瘦,九窍不通。惊悸健忘。见此诸症,后必发疽,多难治疗。宜预服此,可转重就轻,移深居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人乳、童便共1大杯化药,随病上下,食后服之。此药用蜡封固收藏,不泄药味,愈久愈效。 摘录 《外科正宗》…
  • 回疮金银花汤

    …两,黄耆4两,甘草1两。 制法 上锉细,酒1升,入瓶内,闭口。 功能主治 疮疡痛,色变紫黑者。 用法用量 回疮金银花散(《活法机要》、金银花汤《脉因证治》卷下、回毒银花散(《外科正宗》卷二)、回疮银花汤(《观聚方要补》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回毒金银花汤”。 摘录 《保命集》卷下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回疮金银花汤组成 金银花(连…
  • 玉露散

    …治 主治痈疽疖疮,丹毒,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等病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脓肿、手指部疔疮;又有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附睾炎、口腔颌面部外科感染、带状疱疹等病症。 带状疱疹:以玉露散外涂配合内服治疗带状疱疹28例为治疗组,与阿昔洛韦静滴28例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程长短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67.9…
  • 护阳和阴汤《温病条辨》

    …,热入血室者,吴氏在竹叶石膏汤及护阳和阴汤中用干地黄‘清血分’、‘和阴清邪也’。”《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内科专家卷 第二版》:“护阳和阴汤方,甘温甘凉服法,偏于甘凉,即复脉汤法也。”《艾滋病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研究》:“得救者,选用护阳和阴汤,加减理阴汤,人参河车散等掺入养阴生津之品。”《中医妇科学》:“热伤气阴,护阳和阴汤加减。”各家论述 吴氏: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