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6338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清代前中期药物学与方剂学的进展(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70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药物学 整个清代,虽然难以找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杰作,但也异常繁荣,至少在本草著作的数量上空前多,种类空前丰富。 (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 在医学史上,但凡一部伟大著作产生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产生众多的后续性著作。在《本草纲目》众多后续性著作中,成就最大的无疑是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一成中写过大量有关医药方面的著作,其中的...
一、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
104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明代重视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把它视作提高医生素养,加强医学理论建设的基础工作。 (一)《内经》的经理研究:明代治《内经》的医家颇多,撰有约20种著作,突出者有如下诸种: 1、《灵》、《素》合注与发微:马莳对《素问》、《灵枢》全部作注,是合注最早的人,《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9卷,以期有补于对《素问》的理解。王冰分《素问》为24卷,马氏非之,改分为9卷,马...
伤寒来苏集
781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清·柯琴(字韻伯)编著,成书于1674年。 本书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三书。《伤寒论注》四卷,成书于1669年。书中柯氏对《伤寒论》原文逐条论注,颇多发挥。特别是“以证为主”,而以相关各条归类阐析,条理井然,立言明彻。《伤寒论翼》二卷,成书于1674年,为《伤寒论注》的补充论述。主张《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凡例八款
583
0001-01-01
《医方集宜》
医学 医之为学先须熟谙内经并张李刘朱四家之说以知病源次观本草以知药性而处方次晓素难及叔和脉诀以知切脉而定虚实必宗斯三者以为提纲又考诸历代名医之正法庶使病机明而不惑于学也 医源 医之源流自黄帝歧伯秦越人东汉张仲景西晋王叔和隋之巢元方五代陈日华宋陈文忠严用和金之陈无己刘守真张元素元李明之王好古朱彦修辈悉皆医门名流正派大可学人也故多收录其法至于近代明医若吴中...
一、药物学
1068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整个清代,虽然难以找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杰作,但也异常繁荣,至少在本草著作的数量上空前多,种类空前丰富。 (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 在医学史上,但凡一部伟大著作产生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产生众多的后续性著作。在《本草纲目》众多后续性著作中,成就最大的无疑是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一成中写过大量有关医药方面的著作,其中的《升降秘要》和《...
(拼音Y)第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958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元希声(?-707年) 唐代文人,兼通医学。曾官至司礼博士,吏部侍郎。除文学著作外,尝集有《张文仲疗诸风方》及《行要备急方》等,均佚。 元俗 汉代医生。河间(今属河北)人。《古今医统》载其售药于市,并治愈河间王之瘕病,后隐居于山中。 元神之府 人体结构名。指脑。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详脑条。 元况 经...
54.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741
0001-01-01
《医学衷中参西录》
伤寒、温病之治法始异而终同。至其病之所受,则皆在于足经而兼及于手经。乃今之论寒温者,恒谓伤寒入足经不入手经,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夫人之手足十二经原相贯通,谓伤寒入足经不入手经者,固为差谬,至谓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者,尤属荒唐。何以言之?《伤寒论》之开始也,其第一节浑言太阳之为病,此太阳实总括中风、伤寒、温病在内,故其下将太阳病平分为三项,其第二节论太阳中风,第...
1..
«
71
72
73
74
»
..100